古代怎么称呼狐狸
1、狐狸词义详解及在古文中的应用:一、狐狸:1、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2、犹花招。喻狡猾的手段。3、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二、汉字:狐 hú狐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三、狸 lí即“貉”。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2、扩展资料:狐狸在古文中的应用发展:汉以前,未见有狐妖之说,晋代始见载于各种书籍。葛洪滴睢错赡《抱朴子》谓狐狸满三百岁,化为人形,其所著《西京杂记》一书中,有古冢白狐化为老人入人梦中的故事。干宝《搜神记》一书内,谈狐的作品已相当多,郭璞也认狐妖为实有,足见晋人喜谈狐妖,已成风尚,及唐代,谈狐之作品愈多,《广异志》、《宣室志》连篇累牍,《太平广记》专录狐事者达九卷之多。宋、明时,谈狐作品渐少。至清,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小说又大畅其说,《聊斋志异》并以之创造出不少美丽感人的女性形象。中国民间传说及小说中的狐妖,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数幻化成美貌女子,也有变成青年男子者,能摄取财物,预卜人之祸福。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作为色情的象征,魅惑异性。因而中国民间将性感迷人的女性詈为狐狸精,古代则谓之“狐媚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6
阅读量:52
阅读量:39
阅读量:64
阅读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