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的真相---沛儒教育
孩子从出生伊始就是充满了无限的学习和探索精神的,他对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无限的兴趣——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慢慢地,家长开始说,这孩子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知道玩,再或者:他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连玩也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真相是他被父母剥夺了探索的兴趣,学习的兴趣以及一切追寻的快乐—— 啊!什么样的父母会干这样的缺德事? 答案是:几乎,几乎所有的父母! 是的,你没有看错,只要你是家长,就已经雀屏中选—— 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想过你孩子的学习现状反映了你的教育信念吗? 具体一点——你有以下的教育信念吗?你认可以下的教育信念吗? 那些习以为常的教育规条: 1.孩子是需要管教的—— 回答是,说明你认为孩子没有自行解决他的问题的能力。 2.听话才是好孩子—— 这点很多父母其实已经在颠覆了,不想培养只会说“是”的应声虫。 可是说归说,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们还是好难做到!父母习惯于跟孩子讲条件:宝贝,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飞机! 但是“听话”真有那么坏啊! 没有啊,鹏宇老师说:有智慧的爸爸妈妈才会让孩子真的“听话”,这些“听话”的孩子才真的会很厉害。 3.小孩子懂什么—— 你越小瞧他,就越觉得这孩子实在看不出什么出息来!虽然他根本就是个天才!尊重孩子吧!他是携着一身的灵气和创造力来到你的生命中,要带给你一爿新世界的! 4.孩子总可以做得更好的—— 你会追求完美,你就会让孩子做得完美——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你让孩子做了不可能的事情,给了他压力和不自信。 5.孩子是做不出正确选择的—— 他连做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如何负责? 只好爸爸妈妈为他负一辈子责了! 6.如果现在学习不好,将来不会有出息—— 北京四中作为北京最好的中学,也是最早开展快慢班的——近年他们跟踪了开展快慢班22年后,当年的重点班学生跟普通班学生的财富对比! 当年的差班生今天的财富是那些重点班同学财富的1000倍! 7.学习是苦的,但苦也要学啊—— 有的学习是苦的,有的学习是快乐的,不要刻意追求快乐的学习,看到孩子苦了累了就开明地说:孩子,咱不学了,这苦!爸爸要你在快乐中学习。拜托,这样的快乐,也太肤浅了!如果孩子愿意坚持,鼓励他啊!也不要像上一代那样一看到孩子学得太爽了就觉得孩子不务正业,非要他苦兮兮一点笑脸都没有才认为孩子在干正事! 8.孩子要让身边的人满意—— 你要他在老人面前恭敬,客人面前礼貌,老师面前分数高——一旦有人对孩子不满意,你就对他更不满意,如此他也更无力于让所有人满意,因为他根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孩子不是为我们挣面子的工具,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请允许孩子做独一无二的他自己。 9.父母大多是对的,孩子总犯错—— 孩子是一朵花,所有的父母却都怕孩子怒放! 当花儿兴奋怒放的时候,旁边那颗树总是拉长脸,气急败坏地大喊:错了,错了!行将怒放的花朵顿时羞缩起来,蔫下来。 心理学上认为,这样,爸爸妈妈才感到安全。可是,老的倒是安全了,小的却是毁了啊! 10.孩子应该全面发展—— 读书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能只攻你感兴趣的科目,要知道高考要的是总分,弱势科目丢了分,是很难用优势科目补回来的—— 以这种思想为圭臬,更多的父母都努力补孩子的短板科目,却忽略了短板努力补上2寸,长板却可能付出少增长4寸的后果! 同时打七眼井,很难掘到泉眼,但是如果专心一意挖一眼井,深掘这一眼井,却可以掘取到了地层深处贯穿丰富的地下泉流。就如同,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到达顶点的时候,他往往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容易在其他领域取得不菲的成就! 爸爸妈妈们以分数为指导竭力为孩子接长短板的后果就是,让他的劣势吃力前行一步的时候把他的优势拽回来一截,门门都可以,也是门门都平平,为孩子成为一个平庸无奇的人,打造了深湛的基础。 以上信念是你曾经笃信以及仍在笃信的吗? 如果你还在捍卫这些条款的“绝对真理”性,那么,那个可爱的宝贝,真的很难不被你整得丧失学习兴趣,可能还不止是学习,什么兴趣他都没了! 如何检验是否挫伤孩子? 1.当孩子向你问问题时,你是否立即解答? 如果你马上回答,你就扼杀了他的学习兴趣!(用贬损的就更有杀伤力了!) 是的,因为,你夺走了他的探索空间。 智慧的爸爸妈妈,会多问问题,少给答案。对于孩子的所有问题,你都会协助他解决而不是帮他解决。 爸爸妈妈立即解答问题的心理成因:往往把焦点放在自己能不能回答得出孩子的问题上,你想证明自己作为爸爸是无所不知的,作为妈妈是能力强大的!回答了问题,你就成功地证明了你比孩子懂得多,也成功地证明了孩子不如你! 这同时,你当然地挫伤到了他的探索。 2.你是否为孩子安排了很多事情? 理当由孩子自己去处理的事情,作为爸爸妈妈你是否总是喜欢代办处理。譬如帮他选学校,挑班主任,给老师送礼冀望孩子坐到优先的位置?当你习惯替他安排,而孩子也习惯被你安排——他就已经不会做什么了! 你令他丧失了成长的能力和动力! 爸爸妈妈包办孩子的心理成因:替孩子负起责任的人都是不为自己负责任的人,当你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就不会为孩子负太多责任,就会允许孩子为他自己负起责任。 3.当孩子被欺负,你会怎么处理? 孩子有智慧解决出现在他生命中的问题,你代为解决,正是制造问题。 9岁的小女孩在学校被男生打。妈妈很生气,对孩子说:你给我打回去,不能轻饶了他!这时候孩子该怎么做呢?她跟对方存在着实力悬殊,女孩子根本打不过那个男孩子!她会打吗?打回去可能会招来更多的被打。如果不打的话又违拗了妈妈,孩子就陷入两难。 事实上孩子可以自己作出决定,她有自己的方法,她说:我打不过他,我可以告老师! 4.你是否觉得累、焦虑、烦躁? 爱是情绪的转移,当你充满这样负向的情绪,你就会制造出很多问题。当你看待孩子的时候,你也会带着更多的情绪,而让孩子被妈妈的情绪所困!慢慢地孩子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这就形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1.和孩子建立关系; 充分地爱孩子,尊重孩子,对孩子——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 2.恢复家庭的娱乐功能; 三流家长被孩子气,一流家长陪孩子玩!多陪孩子玩吧! 3.描述性地表扬和批评; 就事论事,而不是直接给孩子定性!上纲上线,让人百口莫辩! 描述性的批评,不会引发孩子的激烈抗议,相反,他自己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和修正。 4.自我成长。 当父母不再带着焦躁情绪,平静中方能感受得到孩子娱乐的节拍。 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