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选择什么材质的人工晶体比较好
1、PMMA是最早被用来制造人工晶体的材质, 基本结构是:聚甲基丙烯酸躅糌编嫜甲酯, 其材料稳定, 质轻, 透明度好, 屈光指数为:1.49 , 生物相容性好, 且不会被机体的生物氧化反应所降解。有学者曾测试PMMA 的理化性质, 未发现任何降解或丙烯酸单体的释放;主要缺点是不能耐受高温高压消毒, 目前多用环氧己烷气体来消毒。有资料表明, 这种气体可使PMMA 材料变的脆弱易碎。并且PMMA材质的人工晶体植入时的手术切口较大,一般在6毫米左右。由于扩大切口术后必须增加缝针才能保证水密状态, 这样缝线牵拉容易产生术后散光, 视力恢复不理想, 切口越大, 术后散光越大。同时由于切口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增加患者的住院负担。
2、硅凝胶的基本结构是以二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为端基的聚甲基硅氧烷, 其比重低, 约为1.037 ;热稳定性好, 可高压煮沸消毒;分子结构稳定, 抗老化性好, 生物相容性好;主要缺点为韧性差, 抗拉力和抗撕力差;屈光指数较低1.41 ~ 1 .46 , 易产生静电效应, 故易吸附异物。目前这种材质的人工晶体已经被淘汰。
3、水凝胶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是一种亲水性材料, 含水率一般为38 %~ 55 %, 可高达60 %;屈光指数1.49 , 稳定性好, 生物相溶性好,耐高温, 韧性大。人工晶体可脱水植入, 复水后恢复软性并且线性长度增加15 %, 主要缺点是富含渗水性, 眼内代谢物可进入内部而粘附污染, 影响其透明度。此种材质的人工晶体也已经被淘汰出市场。
4、亲水性丙烯酸酯材质,相对亲水的晶状体表面使得组织相容性极佳; 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度; 有很好的柔性表面,并且人工晶体可折叠,在折叠植入过程中不易损伤。由于晶体可折叠,因而使手术切口缩小, 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减少术后散光。缺点:较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粘附性低,白内障复发率相对较高,目前在临床的应用正在逐渐减少。
5、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人工晶体材质,与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相比,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具备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临床应用已经近20年的时间。经临床证实,有更好的生蹒效罩翔物粘性,可以与晶状体囊袋更紧密的贴附,有效降低白内障的复发率及后期激光切开率。例如第三代非球面-高次非球面人工晶体,采用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同时配合高后凸的形态,一旦植入囊袋内,人工晶体后表面就与晶状体囊袋紧密黏附,形成机械屏障,能够有效阻止引起白内障复发的囊膜赤道部上皮细胞移行。临床已经证实,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白内障复发率明显比亲水性丙烯酸酯更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