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孩子父母应该学会这几件事
1、主动思考的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主动思考能力是家长最希望培养的,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老师眼里的聪明娃。那么主动思考能力怎么培养呢?
2、有个小妙招“提问反馈法”,举个例子,当晚上9点的时候,你告诉孩子:“该睡觉了,宝贝!”这个时候比较乖的宝宝就去睡了,但是在他的世界里,理解的是:这是妈妈的命令,不听话不是好孩子,或者会挨打。
3、好孩子坏孩子是贴标签,挨打是惩罚式的教育,这都是比较消极的教育方式,如果你换成:“宝贝,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总是9点准时睡觉吗?”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想一想,如果他说对身体好,就表扬他,给正面的反馈,如果他答错了,可以告诉他正确答案,也可以给一些提示让他再猜,这样,从最基本的日常琐事中,孩子就开始习惯“提问——思考——反馈——表扬”这种行为模式,非常自然。
4、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把培养主动思考能力的过程分解成提问、回答、反馈、修正这几个步骤,很容易操作。当儿童学会主动思考之后,就会变得异常好奇,那么接下来,引导读书、科普这些智力开发活动就很容易了。家长所谓的天生好学的好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就是由这些细节不断培养出来的。所以,“天生”有很大成分是学前家教造成的,别把这口大锅让老天再背啦!
5、情绪控制力 培养情商要从娃娃抓起,而情绪控制力是情商的基础,有了这样的能力,孩子可以和他人更好的相处,交到更多的朋友。那么如何培养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帮助疏导,幼儿的情绪宣泄能力是很差的,他们常常只学会了用闹人的方式发泄,这可以说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缺陷。
6、当家长发现孩子情绪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帮助隰指漆哉疏导,比如,有一天爸爸因为加班没办法陪孩子去看电影,孩子不开心,妈妈可以说:“宝贝不开心,因为爸爸没办法陪我们去看电影了,对吗?”孩子可能会说:“是啊!惯墀眚篪”妈妈可以说:“那让爸爸下次补偿我们好吗?还要再加一个冰淇淋!”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心一点了。在这段情景对话里面,家长发现孩子情绪,替孩子说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让孩子有被关注的感觉,使得他们的情绪及时宣泄,慢慢的,孩子就会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自然地学会控制情绪。
7、专注力 专注力是儿童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奚薮巴赳儿童期要培养的第一能力,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2岁儿童注意力大约7分钟,3岁儿靛鲰烩薄童注意力大约9分钟,4岁儿童注意力大约12分钟,5-6岁儿童注意力大约15分钟,家长可以依据这个时间表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有个小提示给到家长们:尽量不要打断孩子们的注意力。比如,有些家长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给孩子喂食,使得孩子不能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久而久之,注意力会越来越差。 你是否想要学习更多的育儿知识呢?南孚电池《育儿大作战》让你在欢声笑语中得到干货,轻松培养宝宝的情商、专注力和思考能力,明星奶爸刘仪伟、花漾育儿团、金牌专家团每周五晚9:20和大家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