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忠公简介谁能告诉我
胡文忠公(1812年蚀卺垦肝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本名胡林翼,文忠是他的谥号,,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
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
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在武昌咯血死,谥号文忠。有《胡文忠公遗书》等。
扩展资料:
胡林翼一生为官,洁身自好,崇实黜华,抑奢尚廉,无论置身于何种境况,皆能辛劳操守,一丝不苟。
他说:亲民重在爱民,即使愚夫愚妇也要亲临之。天下公卿百姓无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官不会因亲民而贱,也不会因疏民而高贵。
1846年,胡林翼以知府分到贵州。临行前,他跪在祖坟前发誓:绝不以一钱肥私以贻前人羞。
贵州是一个贫穷的地方: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胡林翼上任的第一天,衙役们杀了一头猪,宰了一只羊,用苗家最隆重的礼仪迎接他这位知府,而胡林翼却叫来了街坊邻居,叫来了沿街乞讨的乞丐,把他们请上桌来。
衙役们有些惊愕。胡林翼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来吃肉的,我是来做事的,我与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衙役和百姓被他这一番话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初任安顺知府,胡林翼便芒鞋短衣,出入于山间沟壑,访贫问苦,作社会调查。他亲自绘制上百幅地图,哪里富裕,哪里贫穷,哪里混乱,哪里盗匪出没,他了如指掌。
通过调查研究,他理清了治理安顺的思路:一是组织百姓子弟学习,兴办学校;二是治匪,把民众组织起来共同维护社会治安;三是鼓励生产,积极发展地方经济。
他以身作则,亲历亲为,他亲自带领官兵与盗匪作战数百次,清除了匪患,为百姓的生产生活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他主张:用兵不如用民,用兵只能治标,收到的是一时之功,用民才是治本,享长久安定。而用民就要爱民亲民,竭诚维护民众的利益,处处为民众着想。胡林翼在安顺、镇远、黎平等地先后制定了保护苗民的措施。
对练勇、差役、兵丁掳掠良苗牲畜财产者,一律格杀勿论;对擒斩盗匪、解送盗匪到官府的苗民,一律予以重赏。
胡林翼在贵州为官八年,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交情绝少,府库中的银子未曾动过一两,他宁肯借贷和赊账度日,也不以公款来肥己。在任黎平知府时,府中经济极为困难,乃至家丁都忍不住了,跑掉六七人。
胡林翼认为,民乱必由官贪,民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民,而是官的贪污腐败。因而,他不仅注重自身的清正廉洁,还非常注重吏治,坚决惩治贪污腐劣官员,毫不手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林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胡林翼:被遗忘的“中兴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