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健康 10种你绝对想不到的致癌物

2025-04-26 14:09:38

1、自来水  有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加入的杀菌剂——漂白粉,会释放出活性氯。如果长期饮用带霰翌倡戈活性氯的自来水,就有可能诱发膀胱癌和直肠癌,致癌因素并不是漂白粉本身,而是它与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一些氯的副产品。三卤甲烷是净水场中用于消毒灭菌的氯,与食物的渣滓和浮游生物等有机物相互反应的产物。随着水质的恶化,自来水中氯的投放量也与日俱增,是它扮演了制造致癌物的主要角色。另外,在你身旁饮水机正是另外一个致癌源。研究已经证实,反复烧开的水中会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而公用的饮水机很少会有人专门将加热开关关掉。每天都喝这种状态的水,给身体造成了隐患。应该养成随身关饮水机的习惯。  漂亮艳丽的陶瓷水杯往往是在烧造当中加入了很多重金属,而这些潜伏在口杯中的重金属就成为了离我们最近的致癌物。专家建议,最好选择搪瓷杯作为日常水杯,以免带来“杯具”。同时注意,某些质量不高的一次性纸杯中上的油墨等物质也有致癌作用。

2、 卧诙缙溽衣服  我们的衣柜里总是少不了弹力紧身衣、尼龙裤、尼龙袜,尼龙聚酯类合成纤维织物,然而这些物质经人体加温后,可释放出微量的“塑料单体”。在加工时加入的松软剂、气溶胶及抗静电剂都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衣服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就是自来水都用到它来消毒,所以是安全无毒的。  但是无毒不等于可以经常用,这个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主要是脱脂,导致皮肤粗糙。而且这个成分对很多面料比如羊毛、蚕丝、兔毛、尼龙等都有严重损伤作用。干洗店洗衣服确实省事又干净,而且能保护衣服。不过服装干洗剂、除渍剂含有过氧乙烯,对人的肝脏和骨髓的造血功能均有损害。

3、指甲油  近年来,街头的美甲店越来越多,对美丽的热衷让很多人忽视了指甲油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实际上,这种气味的元凶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避之唯恐不及的甲醛。  接触时间长了,会造成眼睛、鼻子、咽喉发炎,咳嗽、哮喘发作,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皮疹、鼻出血、头痛和头晕等。长期高频率使用含甲醛的物质,会有潜在致癌危险。

4、马桶  坐式马桶替代了蹲坑,不过有专家提醒,坐马桶时,身体和有毒物质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空间,时间长了,这些毒气会进入人体内,严重的会引发痔疮、肛门炎、慢性阴道炎,甚至宫颈癌等妇科肿瘤。下水道反味、马桶反味等各种臭味聚集在卫生间中,有洁癖的家庭主妇会忍不住时常喷点空气清新剂或香水,掩盖难闻的气味,殊不知,这些气味可能成为致癌的一个危险因素。

5、湿巾中  不管是普通湿纸巾还是婴儿湿巾中,都含有一种常见原料丙二醇,它是一种容易渗透到皮肤中的石油化工溶剂,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忽视。  它会堆积于心脏、肝脏和肾脏中,导致它们畸变和损伤,还会削弱免疫系统。此外,它还会损伤细胞膜,造成皮疹、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和皮肤表面损伤。

6、洗涤用品  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对头发及人体的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侵害。残留在碗、盘子上的洗涤剂对家人的健康更是个威胁。另外,也许你还习惯把各种不同的清洁剂混在一起用,以加强去污效果。可是,家用清洗剂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混合时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如用洁厕剂除垢时可能产生刺激性的氨气或氨水,当氨水与具有漂白功效的清洁剂混合时容易产生有毒的氯氨气体,过量吸入后将导致肺部严重发炎及肺积水。

7、地桌挽祗鲛辐射  放射性致癌物中其一是地辐射,这是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地下水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尤其是在地下水的交叉处,地辐射的强度会得到叠加而猛增,形成很强的辐射能,引起人体峙僮侯劝细胞的突变而致癌;其二是建筑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如氡气等,一般家庭建筑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特别是新建住房,放射性的危险更大,这些放射性物质容易引起癌症。由此,谁都不想招惹癌症疾病,如果你想活的更健康,就要提早防范生活中的致癌物,避免疾病侵害。

8、漱口水  漱口水能帮助清洁牙齿和口腔,带来清新口气。但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原料——酒精,却可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质的伤害。澳大利亚国家癌症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研究报告表明,漱口水的酒精含量为25%或者更高,它与口腔、舌头和咽喉的癌变相关。

9、面包  面包松软可口,在很多人看来是顿健康早餐。但你知道吗,面包除了含小麦、牛奶和糖以外,还有一种名叫丙酸钙(E282)的防腐剂。  这种防腐剂在20多年前被悄悄引入面包中,它是种无色、无味的白色粉末,人们无法通过外观、气味和味道分辨出来。它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点点慢慢积累起来的,研究证明,它与上肠道失调和偏头痛有关,还会导致孩子学习困难和持续性疲劳。

10、牙膏  市面上的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它能起到预防蛀牙的功效。但氟化物也是一种潜在的“毒药”,即使只摄入极小的量,也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中毒,且毒性可以日渐累积。  一定要正确使用含氟牙膏,成人每天别超过3、4毫克,7岁到15岁儿童别超过1.9毫克到2.1毫克,3岁以下的孩子刷牙时容易误吞牙膏,建议暂时不要使用含氟牙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