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女儿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怎么办
杨老师:
您好!看了您上面的这篇文章,我觉得您分析的很好。今年我的女儿读高三,我觉得她心理有点问题,看事情总是皴捩糕皴站在自己的角度,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特别与班主任老师好像矛盾特深,老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对。我个人认为,她们的老师都是很好的,我说你要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他们都是为你们好,她从来都听不进去,说去说来她就和家长闹起矛盾来。这样一来,也影响她的心情,我真不知道怎么和她沟通,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该怎么办?请教了。——炫丽的彩虹
炫丽的彩虹:
您好!呵呵,您觉得女儿“心理有点问题,看事情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特别与班主任老师好像矛盾特深,老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对。”呵呵,我觉得您的女儿心理很正常。从您给我所留的帖子来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您的女儿热情、开放、个性独立、善于发现问题,同时也乐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我是非常喜欢的!呵呵,我想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您对孩子的喜欢肯定是胜过了我,呵呵,所以您才有了今天向我的咨询。
我之所以说您的孩子的心理非常正常,这是因为我是站在您的孩子的这个年龄阶段来考虑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青少年时代过来的,青少年时代的我们也像您的孩子一样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总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比如看问题容易偏激,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跟着感觉走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经历过困难、障碍和挫折历练的表现。我们常听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困难、障碍和挫折是人生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说白了就是人在困难、障碍和挫折之中学会了宽容、理解、尊重和信任,所以台湾诗人席慕容说:“生命就是不断受到伤害和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受到困难和障碍以及不断自我克服和战胜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而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孩子在没有经历困难、障碍和挫折的情况之下是不会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您的提醒、建议虽然她不是那么认同,但是它会像防疫针剂一样在您女儿的心理和行为中起作用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从自我肯定(肯定自己聪明、优秀、正确……)→自我怀疑(从别人的言行、评价以及做事的效应等方面)→自我否定→自我否定之否定→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肯定……循环往复中成长的。您说“她们的老师都是很好的”,其实也是从您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虽然您认为站在老师的角度看虑问题,敬师达意,有利于调动老师的积极,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学习心态和环境,进一步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您这样要求孩子的确是对孩子好,但是您们在处理这样的问题之上却是从您们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出发的,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和家长闹起矛盾来”。如果您们父母能变换一种教育方式,那么孩子就会以愉悦和快乐的心态来接受父母的教育。俗话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如果您要改变女儿的错误观点,那么您首先要表扬女儿的优点,然后再提出要改变的具体问题,最后再提出这一缺点改变之后将会是什么样的优良结果,这样您的孩子自然而然也就接受您们的“修剪”了。其实这就是我们不少优秀的老师在运用的“0×0”教育模式,这个模式具体运用到您女儿的身上就是:你热情、开放、个性独立、善于发现问题,同时也乐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特点,爸爸妈妈非常欣赏(0),如果你能学会调动他人特别是老师的积极性能为自己的发展、成长和成熟服务(×),那么您就为自己将来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搭了一架梯子(0);您们还可以利用女儿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运用利用“0×0”教育模式来建立起她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让女儿优上加优。
当我们改变了原有的做法,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交流,以真诚、关怀、宽容、体谅的态度对孩子的处境表示理解,以自己曾经在学习上所遇到过的困难和挫折引发孩子的同理心,当然孩子也就会学会以真诚、关怀、宽容、体谅的态度对待他人
还是上面所说的那句话,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所以对孩子有信心,多做一些肯定、表扬和鼓励,少一些负面的批评与责怪,要经常想想孩子的长处,关注她的点滴进步,找寻其身上的闪光点,当孩子平时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多了,不用多说她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您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您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看了您回的帖子,我非常高兴,您及时的指点非常到位。您说孩子的心理非常正常,这我就放心了。我的女儿就像您说得那样,看问题容易偏激,戴着有色眼睛看人,正如您说的一样,是她们在成长中没有遇到过困难和挫折的表现。在您的指点下,我一定要慢慢改变自己,把孩子当朋友一样,平等的与她交流,沟通。谢谢您的指教,以后要是再碰到什么问题还是要麻烦您的。——炫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