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英寸新MacBook Air给力拆解
1、与前辈Macbook Pro 相比,Air 不但机身继承unibody的光荣传统,它的显示屏外壳也是由一整块铝合金打造而成,所有结构元件以内置形式存在,所以Air 显得更简约,更轻薄。
2、拿到真家伙之后,发现没有光驱。后来发现安装驱动存储在配套的USB里了,包含了雪豹系统和iLife昕诖铳雌'11套装。在系统启动项上按C键即可启动驱动,就像一般DVD存储盘一样。USB驱动貌似是只读的。Magsafe 的电源适配器虽然只有旧型号的几分之一,但是等级不变,同样是45W 3.1A 14.5V。可谓很小很强大。跟pro一样,电源开关键稍作了位移,与键盘融为一体了。(红色区域为电源开关键)再整体量量它的身材。11.8"宽,7.56" 深,厚度从0.68" 到0.11"逐渐变细,这样的三短身材,跟AIR系列前辈相比就像侏儒中的侏儒。下面有图有真相。从正面看,它少了红外感应器和睡眠节能LED设备。弹开式槽门遭到了摒弃。机身右侧多了一个2.0 USB接口。看到下图那个五角梅花安全螺丝钉了吗?那显然是苹果为防拆解留的一手。不过拆解控们表示无压力。只要多锉锉螺丝刀,就能把它消灭掉。消灭掉螺丝钉之后,底盖被打开,看到了内部结构。掌声鼓励先!内部配有6块锂电池,相当于35瓦的蓄电池。整个电池组由五个5号梅花螺丝钉(以下一律叫“小梅”)固定。待机时间5个小时(重度使用),不用的话30天没问题。之前13" MacBook Air 改进版带有37/40瓦电池组,这款Air电池是35瓦。由于它屏幕更小,且没有螺旋式硬盘驱动器,希望它的待机时间多少能比以前的Air机型更长。起开另一个5号小梅,64GB的闪存板就能和逻辑板分离,如果你不在乎那些五角小梅,闪存还是比较容易更换的。插槽SSD驱动完全是老一套,而且是苹果专供。mSATA SSD装置貌似由东芝装配,型号为THNSNC064GMDJ.定制板上主要有6个芯片,分别是4个东芝TH58NVG7D7FBASB 16GB 闪存,共64GB,一个东芝T6UG1XBG固态硬盘控制器,外加美光OKA17 D9HSJ DDR DRAM 缓存。新SSD厚度为2.45 毫米,比旧款Air5.12毫米的驱动硬盘要薄得多,这就是新款AIR轻薄短小的秘诀所在。比体重,新SSD只有10克,而旧的SSD重达45克。再拧下一个小梅,无线板就出现了。虽然它采用了更新一些的插槽,但是仍旧采用博通公司的无线蓝牙装置。型号是:BCM943224PCIEBT2三个5号小梅(又是5号!ORZ!)固定住散热风扇。它孤军奋战,机子的所有冷却和通风就靠这个长得跟鼠笼似的的家伙了。它孤军奋战,机子的所有冷却和通风就靠这个长得跟鼠笼似的的家伙了。它比以往的更小更薄。电源插头,USB接口和声卡都集中在一个更小的板面上,跟逻辑板相连。带状电缆连接点上粘有胶状物,起绝缘作用,防止漏电。本机还采用了凌云4206ACNZ 音频控制器,在MacBook Unibody和Mac Mini上我们发现了同样的芯片。瘦长条逻辑板由3个5号小梅固定。跟最近推出的大部分苹果本一样,散热片和逻辑板相连,这个很赞!因为如果你想换逻辑板的话,只要拿掉散热片换成散热膏就OK了。但是老毛病还存在,RAM内存条和逻辑板是焊接在一起的,不能更换了。苹果卖4GB RAM内存的机子,但是如果你买的是2GB,想扩容就没那个运气了。怎么办?老老实实买4G的呗。干掉八个5号螺丝钉之后,CPU和GPU 处理器上就只能剩下散热膏连接散热片和主板了。散热片也比以前机子的都要小得多,仅重10克。有了这个小散热片,超低电压40千赫的双核CPU处理器就又冷又酷了。看看逻辑板上都有些什么东东。1.4 千赫英特尔双核处理器 (红色区域)320M 英伟达显卡 (橙色区域)2GB 尔必达内存 (黄色区域)F2117LP 20H V (绿色区域)TPS 51982 TI 06K (蓝色区域)用塑料工具开口,就看到扬声器了。这些立体声组合及机耗功率,可能有1-2瓦。触摸板背面配有博通BCM5976A0K 和赛普拉斯CY8C24x94-24L PSoC芯片。由于CY PSoC 芯片的触摸功能,它使得触摸板的多点触摸功能得以实现。在许多苹果MACBOOK 上也得找到它。从触摸板金属铰链延伸过来的小桥臂巧妙地固定。在我们可以从底座上把显示屏卸下来了。显示屏分辨率1366x768,比以前1280x800的分辨率像素更高,屏幕更宽。(16x9 VS 16x10)。来看看第二张图,前一代Air机型,屏幕大一点,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扬声器从显示器移到了机身,紧挨着耳机插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