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补钙的误区
缺钙给孩子带来的危害非常大,但如何给婴幼儿补钙一直是许多父母关心的问题。在我国,近九成的家长会在宝宝6个月之前就开始给孩子补钙。报道称“吃母乳再补钙那就是荒天下之大谬、补钙不当可造成肾结石”。此消息一出,很多家长紧张起来,手足无措,孩子该不该补钙?我的孩子已经补了一段时间钙,会不会有肾结石?我想告诉广大家长朋友们,不必因个别偏颇的说法而过度紧张。了解简单的婴幼儿营养知识,就可以化繁为简,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误区一 补钙就能预防佝偻病
1、 目前众多的家长热衷给孩子补钙,主要是为了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事实上,缺钙只是该病的表现,其根源在于缺乏维生素D。因此,防治该病的关键是补充维生素D,而不是单纯补钙。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钙沉积到骨骼。 多带孩子晒晒太阳就可以达到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如果婴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少,单纯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所以婴幼儿被建议从出生2周起就补充维生素D。
误区二 吃母乳就不会缺钙
1、 要预防佝偻病、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钙的摄入必不可少。 在报道中专家提出,如果有足够的母乳吃,不建议补充钙。个别专家甚至称“吃母乳再补钙那就是荒天下之大谬”。对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这是因为6个月内的婴儿完全靠喝母乳或配方奶提供营养,而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丰富而充足的钙。 而绝大多数婴幼儿在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这时,食物中如果不能摄取足够的钙,就需要额外补充。 婴儿哺乳方式的不同,确实在钙摄入方面有区别。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25毫克,而等量的配方奶粉中一般钙含量可达50毫克以上。虽然母乳中钙磷比例更合适,更有利于宝宝吸收利用,但含量有限。而牛奶含钙高,但由于生物利用率较低,如果每天奶量不足600毫升,也需要再补钙。
误区三 补钙不当会造成肾结石
1、 报道中声称“婴幼儿补钙不当可造成肾结石”,对此,家长不必过度恐慌。目前大多数在药房买到的婴幼儿补钙制剂,都是严格按照正常摄入量制成的,其说明中推荐的摄入量一般不会造成摄入过量。如果孩子真的患了佝偻病,那医生开药开的就是治疗量了。 单纯补钙不会出现肾结石。因为未经身体吸收的多余钙,会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除非在过量补充维生素D的情况下,会由于钙吸收过多而导致肾结石。因此,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时,要按照推荐摄入量和制剂含量精确计算,最保险的办法是咨询儿科医生等专业人士后,在他们的正确指导下补充。 希望更多的父母明白,无论是补钙还是其他微量元素,都要因人、因时而异,科学喂养才能使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