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警惕5个消毒误区

2025-04-09 17:41:35

1、有坏味的食物,只要煮一煮,就可以吃了:错。因为有的细菌耐高温,如能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的“肉毒杆菌”,其菌芽孢在100摄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个多小时。有的细菌虽然被杀死,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时所产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并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坏。所以,变坏了的食物就是蒸煮再吃,也会使人中毒。

2、细菌怕盐,所以咸肉、腌鱼等就不用消毒:实际上,有一种使人肠胃发炎的“沙门氏菌”,能够在含盐量高达10%~15%的肉类中生存好几个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钟才能将其全部杀灭。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时,也需要严格消毒。

3、冰冻的食物没有细菌:把食物放入冰箱,以为食物可以延长“食用寿命”,脞辉湎虹似乎得到了安全保障,给人的感觉好像细菌被杀死了。实际并非如此。冰箱中的低温并不杀菌,不过着抹较氰控制了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推迟食物的腐败变质现象。这些抗冻能力较强的细菌完全可以顽强地存活下来。 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繁殖,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蛋白质内生存11周之久。所以,食用冰冻食物时,也不能大意。经过冰箱冷冻后的食物拿出来后要充分加热才能食用。此外,冰箱存放食物别太久,因为同样有变质可能,瓜果、蔬菜放3~5天之后就应该丢弃了。

4、食物只要经过煮沸,就可以达到消毒杀菌防病目的: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食物中毒可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生物型中毒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污染食物,例如腐败食物中的霉菌。这一类食物可用高温蒸煮进行消毒,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化学型中毒,不是高温处理所能避免的,有时煮沸反而会使毒素浓度增大。比如,烂白菜中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此外,发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龙葵碱、油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均不能通过高温达到消毒目的。

5、开水烫餐具可以有效杀菌:去餐馆就餐的人,超过八成都会自己对碗碟进行消毒。开水烫碗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他还包括用餐巾纸或湿纸巾擦拭。相关专家介绍说,对餐具来说,高温煮沸确实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很多病菌能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杀灭。但是,开水烫烫碗,却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只能将餐具上的灰尘除掉。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作用的温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一般来说,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多数要经100℃高温作用1~3分钟或80℃加热10分钟才能死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