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行为解读

2025-04-17 05:22:06

1、人格特点:(1)对实施犯罪行为没有计划和预谋;(2)受情感冲动支配,犯罪动机较模糊;(3)害人害己,而对自己的危害尤大;(4)较少造成凶杀或其他严重案件以致判处极刑;(5)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沉重的影响,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

2、如何矫正?反社会行为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可限制其自由。对危害较大且危害行为频繁出现者,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3、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人格重建过程中,还要强调人格发展的和谐性、协调性,它有两层含凶及淄靥义:(1)强调“内部和谐”,即人格内部各种特征之间的和谐和协调,要嫫绑臾潜求在人格重建中,注意其道德方面的知、情、意诸心理因素的协调发展;(2)与外部的和谐、协调,即人格与环境(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要求努力将他们再置于人际环境之中、群体之中,不使之孤单、孤立、孤独地存在、生活。

4、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步学会与周围社会环境相协调,在群体上找到他自己应有的位置。团体心理咨询也值得尝试,使他们生活在治疗性团体中,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来控制和改善偏离行为,丢掉那些获得和习得的不良习惯。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