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育孩子?父母至少要懂得“十要十不要”

2025-04-08 07:55:28

1、要平等,不要打骂  父母对于不听话的孩子,时常会拿出父母的权威,不是厉声责骂就是棍棒教育。这样做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形成孤僻性格。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求孩子要做的事情,自己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能说一套自己做一套。 

2、要引导,不要控制  孩子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多变性,父母教育孩子不能用控制这种强硬的手段,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失去自由。所以,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言行,父母要以引导为主。

3、要讲道理,不要强迫  孩子虽然在各方面还尚未成熟,但简单的道理是会明白的,不能过低估计孩子的理解水平。特别是在孩子犯无知之过时,更要求父母在责骂之余,给孩子讲清道理,使之知错,并有所改。不讲明道理的强迫孩子改,往往使孩子心里不服气。

4、要理解,不要责难  孩子有其独特的思螗徇吼笊维模式,他们会天马行空地想一些事情,或者做一些很无厘头的事情。尽管这可能在家长看来是十分无趣以及无意义的,但父母要去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要以父母的“思想高度”来评估孩子的“创作水平”,更不能粗暴地干涉与阻止。

5、要启发,不要压制  孩子天性好奇,求知欲旺盛。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要耐心启发,不能处处压制,随便丢一句“孩子问这么多干嘛”或者“小孩子不懂”。

6、要同乐,不要漠视  孩子们玩游戏常常要求父母一起介入,与之同乐。这时,如果父母有时间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要置身“事”外,使孩子感到孤独和失望。长此以往,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7、要培养,不要强制  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会采取强迫的手段。结果适得其反,孩子极度反感,父母要求做的,他偏偏不做。所以,父母应该采用“怀柔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让孩子主动养成习惯。

8、要发现,不要施压  父母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孩子的才能,并且加以培养。不要看见别家的孩子有某方面的专长,就生搬硬套,强迫自家孩子也学习。首先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从中发现孩子的特长萌芽;其次,要因势利导,提供条件,让孩子的特长得到发挥;第三,强化培养,使孩子的特长得到专业指导。整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必须贵在坚持,切不可盲目施压。

9、要恰当,不要过火  这里主要指孩子的娱乐活动。孩子时间不应该全都被学习占满,需要分一点时间出来进行游戏和活动。可以这么说,活动时孩子成长的润滑剂和催化剂。父母要科学安排孩子的活动,要要劳逸结合。

10、要挖掘,不要盲目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总希望自己孩子比别家孩子聪明。于是就采取超前培养,超量灌输的办法,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应该明确智力是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如:先天遗传和年龄变化等。因此,父母要科学地激发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