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蚜虫的防治方法
1、一、桃蚜的分类以及特征为害桃树的蚜虫有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三种。1、桃蚜又叫桃赤蚜、烟蚜、菜蚜。无翅己僬彝宋雌成蚜体长约2.2毫米,体色浅绿、浅黄至浅红色,背部光滑,有光泽;额瘤显着,内倾;触角为体长的4/5;腹管长圆筒形,淡黄色,向端部渐细,端部黑色,为尾片的2.3倍。尾片黑褐色,圆锥形,近端部2/3收缩。有翅雌成蚜体长约2.2毫米,头、胸黑色,腹部黄绿色至褐色;触角稍短于体长;腹管细长圆筒形,中部略膨大,端部渐细;尾片圆锥形,近端部2/3凹缢。若蚜共4龄,体形、体色与无翅成蚜相似,个体较小,尾片不明显。有翅若蚜三龄起翅芽明显,且体形较无翅若蚜略显瘦长。卵为长椭圆形,长约0.5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黑褐色,有光泽。桃蚜的卵在桃枝梢的芽下越冬,在春季桃树萌芽至开花期,卵开始孵化,初孵若虫在桃嫩芽、花上致害;随着新梢的迅速生长,转为害叶。一年可发生10到30代。到5月中旬开始生有翅蚜,迁飞中间寄主为害。10月中旬产生的有翅蚜迁回越冬寄主产卵越冬。
2、桃粉蚜又叫桃大尾蚜、桃粉绿蚜。无翅雌成蚜体长2~3毫米,宽1.1毫米,长椭圆形,绿色,被覆白粉,腹管细圆筒形,尾片长圆锥形,上有长曲毛5~6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2.2毫米,宽0.89毫米,体长卵形,头、**黑色,腹部橙绿色至黄褐色,被覆白粉,腹管短筒形,触角黑色,第3节上有圆形次生感觉圈数十个。卵椭圆形,长0.5~0.7毫米,初产时黄绿色,后变黑绿色,有光泽。若虫形似无翅胎生雌蚜,但体小,淡绿色,体上有少量白粉。桃粉蚜以卵在桃树枝条芽缝中越冬,多在新梢前端。春季桃花露红时越冬卵孵化,始花期为卵孵化高峰期,若蚜群集于嫩芽幼叶上为害,一年发生20代。
3、危害特点蚜虫均在桃树发芽展叶时,以成、若蚜群集在桃叶背面及嫩梢上吸食**,危害叶片。被害的叶片呈现小的黑色、红色或黄色斑点,使叶片逐渐变白卷缩,严重时引起落叶,削弱树势,影响桃树的产量和花芽形成。因此必须注意及时进行防治。蚜虫防治的最佳时期是桃树叶芽露绿、花芽现蕾时,也就是花露红时。此时可用药一次,以后可根据虫情再用药1~2次,每次用药必须在未造成卷叶之前,否则会影响防治效果。桃花盛开期不宜用药。正常年份用药2-3次就可控制住蚜虫的发生。因此,防治桃树蚜虫,提倡早期防治,在桃树叶和芽未受危害以前进行。一旦造成卷叶,防治难度增加,防治成本提高。
4、三 防治措施1、蚜虫越冬卵多在外围枝梢上,桃农在修剪时要疏除秋梢,短截春梢。清除树下修剪枝条,带出桃园,降低园中虫卵越冬基数。2、采取生物防治,保护害虫的天敌。桃树蚜虫的天敌主要有中华草蛉、七星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在天敌能够抑制蚜虫的情况下,桃农可尽量减少喷药次数。3、可采取物理防治。蚜虫对黄色敏感,果农可以通过在果园悬挂黄色粘虫板来防治蚜虫。4、喷施农药。喷药时间定在花前、花后和新梢迅速生长初期。药物可选择瑞德丰惊世(70%吡虫啉)6000倍或者瑞德丰大功牛(25%噻虫嗪)2000倍。其中大功牛是内吸性杀虫,效果最好。为了提高效果,可以在药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展着剂。同时可以混喷甲维盐、高效氯氰菊等药剂,以结合防治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等害虫。例如瑞德丰冠雄以及瑞功等等。同时果农要注意各种药剂需交替使用,以免蚜虫产生抗药性。喷洒农药要仔细均匀,同时间隔时间为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