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到底如何煎
1、准备容器:好是砂锅,也可用搪瓷盆。这些器皿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禁用铁锅、铝锅和铜器煎药。因为熬药时,药与金属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药性,降低药效。清水:选用过滤的水为好杯子:陶瓷的,玻璃的为好布:白色的棉布
2、煎药前先用水浸泡:煎煮前,先将警骀嗝炫药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加入的水量以药材浸透后高出药面二指为度,使水充分浸透,清洁药材,以利于有效成份的煎出。中药材大都含有蛋白质,所以,不要用热水浸泡,否则药物表诹鬃蛭镲面蛋白质立即凝固,影响有效成份的析出。
3、煎药时间及次数与顺序煮两次为宜。止咳平喘药物,一般头煎煮开后,再煎15~20分钟,倒出药汁后,再加少量水,煮沸10~15分钟;倒出药汁与第一煎混合。
4、煎中药火侯:煎药开始用文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煎药容器要加盖,要注意不断搅拌,防止药物包锅和外溢。特殊的药注意医嘱。
5、煎药:先用水煎煮20分钟,然后加入群药共煎;先煎:适用于难溶于水的矿石、介壳类药,如磁石、牡蛎等;还有一些有毒的药物如附子、乌头等,通过先煎使其成分充分煎出,或降霏缢挝界低药物毒性。一后下药:在群药煎好前10分钟放入锅内,共煎10分钟;后下:适宜于气味芳香,成分易挥发、破坏者,如薄荷、青蒿等。包煎药:用干净纱布包好与群药共煎;包煎:适用于粉末、带绒毛的药物,如滑石粉、旋覆花等。可防止浑浊药液以及刺激咽喉不便吞咽烊化药:群药煎好后,把烊化药放于碗内,用热药汁冲化搅匀。适宜胶类及性黏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饴糖等。用煎好的药液冲服,或放入其他煎好的药液中加热溶化后服用。另煎:适宜于贵重药,如人参、羚羊角等。这类药物通常于另煎2―3个小时后,取液另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后服用。泡服:适宜于成分容易溶解,或煎煮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如藏红花、番泻叶等。用热开水或刚煎好的其他药液趁热浸泡,加盖闷闭,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服用。冲服:适用于贵重药,用量小,可防止药物损失,如牛黄、鹿茸等。或有些药高温易破坏、有效成分难溶解,如雷丸、鹤草芽等。煎汤代水:适用于易浑浊药液,难于服用,如灶心土;或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丝瓜络、玉米须等。先煎后取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
6、煎糊的中药不能喝:煎糊中药后,不能加水重煎再服用。因为煎糊后,药物的化学成份就会改变,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引起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