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2025-04-02 17:14:06

1、了解孩子发生的事情。仔细了解再给孩子讲解。家长可以参考《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去情绪化管教》,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先耐心,尊重孩子,平复自己的心情,再去倾听孩子的想法。要不断强化加强这个过程。

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2、帮助孩子体察别人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在幼儿阶段都是自我为中心的,建议家长在平时和孩子做些情绪词汇的练习,教会孩子试着使用诸如“高兴”、“生气”、“沮丧”、“骄傲”等与情绪有关的词汇。平时可以借用图画书或动画片和孩子做些情感表达的练习,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日常练习,一方面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的动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情绪表达,体察他人的感受。

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3、让孩子预估行为的后果。 孩子在追求自己想法的同时,并不能同时预估事态的发展。例如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另一个孩子哭闹,大人的批评,这时就不应只是让他还回或是承认错误这样简单的过程,而是根据事情的发展,设想出如何在不抢玩具的前提下,自己也能玩到玩具并且还不伤害到别人。正确的引导处理事件的方法,有助于孩子多思多想,培养应变能力。

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4、带孩子头脑风暴,让孩子参与到解决方法中。方案越多样,解决的策略越有可能“最优化”。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攻击倾向强的孩子惯于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怯弱的孩子往往通过退缩来回避问题。推动孩子们思考更多不同的策略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到更优的解决之道。 在这一阶段,父母要特别注意,无论孩子说出何种方案,都应暂时“接受下来”、不作过多评价,接受并鼓励孩子尽可能给出更多的方案,多说“嗯,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等鼓励的话语。

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5、仅仅想出方案棵褶佐峨还不足以保证顺利实施。 孩子容易低估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一旦事情和计划不同,他们容易受挫生气或沮丧放弃。多了“预案”,计划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思考计划和预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计划性、条理性和抗挫折能力。通过自己思考,有“备”而去,获得成功,这就能大大增强孩子面对同伴冲突时解决问题的自信。 孩子的情商与社会能力密不可分。在教养实践中,家长千万要记住,“孩子才是感受和思考解决同伴冲突的主体”,家长或老师若越俎代庖“帮”孩子解决了问题,孩子有了依赖性,就没有真切地体察他人和自己的感受的机会,也没有自主地思考和计划的机会,自然也无从真正提升孩子的社会能力。

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