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习俗都有哪些
1、首先,到了夏至,需要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2、其次,在夏至,要食“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吴江县志》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谓“夏至饼”;
3、接下来,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4、然后,根据南北方的差异不同,在南方的江苏常州、无锡等地区,要吃馄饨,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5、其次,在很多南方地区,有夏至吃狗肉习俗,岭南一询骆帘呦带有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俗。相传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漶缨刑噤冬至鱼生夏至狗肉”之说。当地人认为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有抵抗西风恶雨人侵的能力,感冒少,身体好。由于这一良好愿望,才有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6、在北方,尤其在北京,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北京人在夏至这一天愍父煜暌讲究吃面,按照风俗习昧干苡遵惯,每到夏至,人们都会大吃生菜和凉面。在气候炎热之时,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可以降火开胃,也不会因此而损害健康。夏至这天,北京大大小小的面馆顾客盈门,打卤面、炸酱面等各种面条非常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