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如何防治鸡禽流感
1、按病原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无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的烈性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被感染的鸡群常常会“全军覆没”,每一次严重暴发都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 秋冬季节是禽流感高发时期,因此,客观分析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了解病毒是怎样传入和传播的,并结合养萦蝈孢檠禽生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防治,以便更好的预防禽流感,减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禽流感流行特点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禽类,包括鸟、家禽、野禽、水禽和野生水禽、迁徙鸟等。迁徙鸟是本病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秋季正是北方候鸟南迁时节,养禽业者应尽可能对饲养禽(特别是鸡)施行全封闭的饲养,减少野生鸟类对禽的危害,减少迁徙水禽特别是鸭传播病毒的机会。 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急性流感病禽的血液中大多含有高滴度的病毒,有极高的感染性。禽流感的传播方式有感染禽对易感禽的直接接触和易感染禽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接触及气溶胶等传播方式。由于病禽各组织中大多含有高滴度的病毒,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被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 随着禽流感疫苗的广泛应用,目前,尽管小范围发病和流行偶有发生(主要是非免疫群),但是散发的非典型性禽流感在一些地区成为主流。并且从养鸡密集区域向边远地区扩展,因此,边远地区有地方性流行可能,特别对商品蛋鸡、肉鸡危害程度相对较重。 2禽流感防治措施 就养殖者本身而言,预防家禽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须从消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免疫易感动物三方面入手。平时要树立“以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观念和意识。 (一)严格执行和完善养殖场的经常性生物安全措施 1、生活区、生产区和污染区三大功能区之间设立隔离带,并实行严格消毒。同一养禽场内只能饲养一种类型的家禽,严禁鸡、鸭、鹅、鸽子及野生鸟类混养。 2、鸡场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饲养人员必须生活在养禽场内,生产人员包括饲养员、饲料调配人员、兽医等进入生产区、应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帽,工作服和工作鞋、帽,应经常清洗消毒,不可穿出生产区。 3、场区大门口要设消毒池,场内应由专人管理,消毒池要定期更换和补充消毒液,以保持消毒浓度,并监督出入人员、车辆的消毒。 4、从生物安全的角度考虑,鸡场还需要建立以下生物安全制度:运送饲料用具的车辆一律走净道,运送鸡粪、毛鸡、病鸡的车辆走脏道,两道在场内,在养殖场生产中尽量避免家禽与野禽的密切接触,尤其是不要接触野鸭等禽类。这对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鸡场内禁止饲养猫、狗等其它动物。 5、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不难杀灭禽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