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叶菊种植技术
一、种植前的准备
(一)整地:移栽前10天左右进行精细整地,整地前每亩施入腐熟厩肥1500kg、石灰50-100kg。一犁一耙后,按畦面宽1.0m、沟宽0.4m开沟作畦,施入45%三要素复合肥50kg作基肥。
(二)喷施杀虫剂: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40ml兑水50kg进行地面喷雾,防止地老虎为害。
(三)喷施芽前除草剂、覆盖地膜:移栽前7天左右,每亩用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50ml兑水50kg进行畦面喷施后覆盖地膜。
二、移栽
菊苗的大小对移栽的成活率和恢复生长关系密切,一般以5-6对真叶、苗高10cm以上为宜。移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起苗带土不伤根,定植深度为苗高的二分之一。
(二)不压心、不伤底叶、不窝根。
(三)栽苗宜选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也可选择小雨天移栽。
(四)合理密植,一般行株距30×16cm,亩定植8000-10000株。
(五)栽后及时浇定根水或灌跑马水,并在定植后7天内保持田间湿润状态。
(六)查苗补缺,移栽后10天内应及时查苗补缺,确保全苗。
(七)打顶摘心,在苗高15cm左右时及时打去顶心。
(八)除草。移栽后,菊株未封闭畦面,杂草较多时,畦面杂草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行沟杂草可人工铲除,亦可用克无踪、百草枯作定向喷雾2-3次(喷头加漏斗型定向喷雾罩)。
三、肥水管理
(一)水份管理:排灌应视苗情、土壤和气候情况而定。在多雨季节,应切实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在晴朗高温天气,当土壤表面稍稍泛白时,应及时灌跑马水,灌水应采取晚灌早排的办法,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二)大田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苗情灵活掌握。第一次追肥在移栽后20天左右,每亩用尿素5kg兑水1500kg浇施或用稀薄粪尿水浇施。第二次在分枝旺长期,每亩用45%复合肥10-15kg配成母液,兑水1500kg浇施。后期视长势情况补施叶面肥,用0.2%磷酸二氢钾+0.5%尿素+0.1%甲基托布津每周喷施一次,连续2-3次。甜叶菊是喜钾作物,要注重钾肥的施用。
四、甜叶菊二茬田间管理
在正常情况下,甜叶菊一种两年即一年新植、一年宿根。在一茬收割后应及时灌一次跑马水,以后要保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以促进二茬的萌发和生长。宿根田在越冬前要齐土割平,清除杂草。次年3月中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施肥,查苗补缺。亩施45%复合肥50kg于行间。每亩用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50ml兑水50kg进行畦面喷施后覆盖地膜。及时人工帮助破膜出苗。在茬苗高5cm时结合中耕除草,施肥培土,亩用45%复合肥10-15kg兑水1500kg浇施。其他管理与新植苗相同。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
甜叶菊的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提倡不同类型的低毒、低残留、高效生物农药交替施用,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准则和防治指标,收获前15天内严禁用药,确保生产绿色甜叶菊产品。同时,多施农家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增施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能力。
(一)急性炭疽病:主要为害嫩枝,中上部出现淡棕色小斑点,扩大成深褐色梭形或卵圆形病斑相互联合覆盖全茎,导致植株萎缩,生长停止。用10%世高1000-2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
(二)花叶病毒病:上部嫩叶尖和叶缘开始退黄,叶片皱缩变小变脆,然后向中下部发展,远看田间出现黄化现象。在分枝旺长期刚出现症状时,用24%毒消8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600倍液防治,每10天防治1次,连续3次以上。
(三)斑点病(黑斑病、叶斑病):下部叶出现黑褐色的角斑或不规则圆形斑点,扩大后相互联合,病斑周围开始退黄,并迅速向全叶和中上部叶片扩展。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防止田间积水。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防治,7-10天1次,连续防治2次。
(四)蚜虫:蚜虫为害植株新芽、嫩叶,造成叶片卷曲、皱缩、畸形,植株矮小,诱发花叶病毒病,严重影响甜叶菊产量,尤其干旱无雨天气为害更严重。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800倍液防治。
(五)地老虎:地老虎幼虫截食甜叶菊根茎部,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20%速灭杀丁乳油40ml兑水50kg做地面喷雾。
六、收晒与贮藏
当甜叶菊植株现蕾5-10%时,是甜叶菊收获最佳时期。此时,甜叶菊干叶产量及其含甙量最高,收获过早、过迟都将降低产量和含甙量。
(一)收割方法
宜选择连续晴天的早晨或傍晚,一茬离地面10cm左右、二茬离地面5cm左右用利刀或枝剪割取。收割时,每株最好保留一带叶细枝条,或下部留有3-4对青叶,以利于二茬生长,降低死蔸率。所用刀具一定要锋利,以免收割时拉动根系而造成死蔸。7-10天左右,新苗萌发后,再收割留下的细枝条。
(二)脱叶与晒叶方法
可用手工脱叶、晒干敲打脱叶或打谷机脱叶。
手工脱叶方法:左手抓住枝条顶端,右手从上端向下撸叶。脱叶后,要及时将鲜叶薄晒于干净的水泥晒场或彩条塑料布上晒干,防止变色。或收割后直接挑至晒场晒干用木棍轻轻敲打,直至叶片脱离,出去枝梗等异物后即可装包。
(三)干叶贮藏方法
晒干的干叶应及时用干净的编织袋装好放置在楼上等干燥处贮藏。若遇长期阴雨天气应检查干叶是否吸潮,如吸潮应及时翻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