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惯对营养的影响
1、大量储藏食物:或者因为忙碌,或者因为懒惰,很多人一次买很多食物塞进冰箱。 食物储藏的时间越长,接触空气和光照的面积就越大,营养素也就损失的更多。绿叶蔬菜每多放一天,维生素就会减少10%;菠菜在室温下放4天,叶酸会损失50%;而鱼在冷冻室放上3个月,维生素A、E的损失也在30%左右。
2、铜锅和铝锅也很好用:不锈钢、铁、玻璃都是不错的餐具选择。 铝锅加热时会增加维生素C的流失,铜则被叫做“维生素的敌人”。铁锅烹饪西红柿、柠檬等酸性食物,会使活性铁的吸收量增加十倍。
3、煮饭时间长了好吃:煮饭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各种营养素的损失就越多。 蒸煮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左右,避免煎炸,煮肉不要超过2小时。
4、食品吃不完再冻起来:大块的肉解冻后切下要用的部分,把剩下的再冻起来,这样的事你做过吗? 反复冷冻鱼和肉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的流失,还可能增加细醋涉堵肖菌污染的危险。最好在肉新鲜的时候切成小块,分别包装,吃多少取多少。
5、肉类都是酸性食物,吃很多酸性食物时人体血液也会偏酸。 身体会用体内的碱性成分钠和钙来中和体内过量的酸,造成这两种营养素的损失。所以最好在吃肉的同时吃点新鲜蔬菜和水果。
6、精米白面好吃:在加工过程中,加工越精细,维生素、矿物质的损失就越多,因为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无机盐等都在种子的外壳和胚芽里。 粗杂粮不只是种类,而且与加工方式有关。
7、零食:不少儿童终日瓜子、糖果等零食不断,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消化系统没有建立定时进餐的条件反射,使胃肠得不到休息,可导致食欲减退,影响进食。久而久之,易造成各种营养素的缺乏。
8、暴食:大吃大喝,不但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诱发各种疾病。如急性胃扩张、胃下垂等。油腻食物迫使胆汗和胰液大量分泌,有发生胆道疾病和胰腺炎的可能。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摄取。
9、烫食:太烫的食物容易烫伤舌头、口腔黏膜和食道等,对牙齿也可能造成损害。食道烫伤留下瘢痕和炎症,也会影响对营养素的消化。
10、咸食:爱吃咸食的人每天食盐量大大超过正常人需要的水平,由于体内钠的潴留,体液增多,笥苁嗥悍血液循环增快而使心肾负担过重,可引起高血压等症。可使下食道括约肌张力下降,引起胃内容物向食道反流,还可使胃幽门括约肌松弛,胆汁从十二指肠向胃内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