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宝宝大小便经验分享
有句好话:“不要让你的宝宝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年轻父母养育观念的传授经验来源于父母,缺不知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形态和心态早就随着改革都变革了,有些观念是传统但也是守旧。
这一路过来,有些月子里就在给宝宝把大小便,到6个月后几乎大多数家庭都有给宝宝把大小便的行为,还在亲友们交流中炫耀自己的宝宝很早就被训练出尿尿感和便便感,所谓的感觉因为这时的宝宝还不会语言表达,基本主要表现出不安宁,焦躁,扭身子来表示出不适感。
我个人是非常不赞同在1岁内训练宝宝大小便的。往往这些较早干预生理行为的孩子到幼年成长期性格就会显得急躁,有些还因为老年人担心解到尿布上,频繁把尿,导致孩子尿感很浅,只要一有点尿意就要上厕所。将来出门就会给父母创造很多发脾气的的机会。那是父母就会怨孩子不好带,不知道这个苦果是当初家长酿下的。
列举:记得女儿3岁和朋友全家出去旅游,2个孩子差2天,2小时的飞机,女儿上机前解完小便后一直到下飞机都没再上厕所,朋友家的女孩上机前和下机后各1次,飞机上还2次,几乎半小时1次小便。朋友家孩子就是从小把,白天知道大小便比我女儿早半年就可以不用尿布了,晚上又比我们早半年叫醒解,结果我们后来晚上都不用纸尿裤了,朋友孩子还在用,因为只要家长不叫醒她就很容易尿床。
最近遇到女儿跳舞班的一个同学,一共1小时半的课程,几乎每次上课都要课间上2次厕所,就听妈妈在那里抱怨,说孩子怎么忍不住啊,每次就一点点小便,麻烦死了。这里告诉我们看了医生吃中药都没好。我就问了是不是小时候很早把尿,那妈妈毫不犹豫的点头。
去年有个朋友来咨询说她同学孩子3个月生长发育不好,我问睡的好吗?说特别不踏实,心里就觉得纳闷,最后才了解到这个孩子月子里就开始被老人把尿,现在只要想解小便就哭,大人开始还很庆幸觉得这是把的早的好处,月子里就懂了。这下好了脑子是提前发育了,身子不长了。
新生儿的特点就是在睡眠中成长,我们成人如果有个婴儿睡眠的质量那对身体的修复是比任何补药都来的有效果。所以少干预,顺生理发展对宝宝的身心都是很好的引导。
也许会有妈妈看了我的文章不认同这种观点,正好自己孩子也是这么把过来的现在大了很好,没有我说的这种症状,那真的要恭喜你。因为宝宝的个体敏感差异是很大的,一旦遇到比较敏感的宝宝就很容易幼小就有焦虑症。直接影响成长后的行为习惯。
大小便训练主要是小便,因为大便一般到1岁后随着食物固定化,大便也成型,宝宝就不会很容易解出来,一旦自己有便意了会涨红脸用力气,会走路的孩子还会蹲下,父母只要掌握自己宝宝的生理规律加上适当提醒是很容易训练的。
小便训练就需要时间久点,最好15个月以后,夏季。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会咿呀开口了,会叫爸爸妈妈,有了初步语言沟通能力。听的理解能力也强了很多,能购明白整句话的意义。夏季衣服穿的少,这样小便解出换洗也比较方便
我女儿是18个月开始训练小便的,夏天,准备好一个单独的小便盆,放在卫生间里。让宝宝知道从现在起因为她长大了很多地方和父母是一样的,要在卫生间解小便拉嗯嗯,而不是将便盆哪个房间都可以放,随时随地解决。当时我的目标就是进入冬季前训练好,白天脱离纸尿裤。每天我会适时提醒问她“宝宝解小便要叫妈妈哦。”解到裤子上我从来不骂不打,就是换洗好后当没有发生任何事。宝宝每周都会有进步,从一天只能抓住1次机会到3个月秋季来临,基本就没问题。
晚上训练是第二年上小托班前开始,因为女儿喝奶一直很多,每天要3-4瓶,睡觉前至少200ML,所以半夜肯定是要解一次的。由于白天宝宝已经半年不用尿布了,我就晚上睡觉前一边给她包好尿布一边说“宝宝大了,晚上解小便要像白天一样叫妈妈。”每天重复,但从来不半夜叫醒,有几次正好我睡的晚,看她在翻身不安,就知道要解小便了,会带她起来上的。慢慢的宝宝有晚坐起来叫我,我还说妈妈给你包了尿裤了你直接解吧,她都不肯,一定要我带去卫生间上小马桶。观察几天下来都这样我就晚上将尿裤抛弃了。3个月内总有几次尿床,那段时间我和老公没少换床单,但我们从来不会因为这个去打骂孩子。早有前辈教我打几次就知道的经验,对不起没用上。
待睡觉前奶断了后几乎都是一觉到天亮,起床也不会急的直奔厕所,到外面去玩做好适当的督促,都不会搞的大家都尿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