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动原则远离运动受伤!

2025-04-28 00:32:09

1、1.准备活动要充分  在健身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准备活动不但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而且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弹性,同时还能提高运动器官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在没有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健身训练,身体的机能可以在20~30秒内发挥出较大的工作效率,而内脏器官则在2~3分钟才能发挥较大的工作能力。内脏器官的机能不能适应肌肉运动的要求,不仅影响运动表现,而且还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会出现休克的现象。因此,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健身运动其潜在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科学运动原则远离运动受伤!

2、2.科学健身、科学锻炼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对于普通的业余运动爱好者来说,运动更多是为了缓解压力,促进健康,降低体脂肪等。因此运动时应该降低竞争性、增强娱乐性,让自己能享受运动的过程;同时运动项目尽量多样化,避免单一的运动方式,争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锻炼得到。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也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要做到循序渐进计划、由慢到快、少到多、短到长、简单到复杂。把运动锻炼当成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情,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不要长时间的中断,。

科学运动原则远离运动受伤!

3、3.重视小伤小病  很大一部分的慢性损伤是由于在健身运动中对运动量的安排不够科学合理,从而造成了身体局部过于疲劳,最终导致过劳损伤。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在健身运动中一次急性损伤并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或者是损伤尚未完全康复又恢复运动,发展成的慢性损伤。因此,在健身运动中要特别注意对急性损伤作及时准确的治疗,并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健身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掌握好运动量,避免各种组织劳伤的发生。

科学运动原则远离运动受伤!

4、4.健身锻炼后要注意放松活动  健身锻炼后通过拉伸放松方法使得体温,心率、呼吸、肌肉的应激反映恢复到锻炼前的正常水平。这种锻炼后的恢复与锻炼前的热身运动同等的重要,对于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是非常有意义的。根据不同的健身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放松活动,可以防止锻炼后出现的肌肉紧张充血,恢复更快。

科学运动原则远离运动受伤!

5、5.注意运动间歇的放松  在看一些健身方案或者指导的时候,你一定会注意到各个动作之间都会说休息xx秒(一般是几十秒或者几分钟不等),别忽略这小段的间歇休息时间。在健身运动中,这小小的休息能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损伤。  另外,放松应根据健身项目特定来进行。如侧重于上肢练习的项目,在间隙期可做一点下肢的练习。这样可以改善血液供给,使肢体中已疲劳的神经细胞加深抑制,得到休息,对于消除疲劳及有效防止运动损伤有着积极的意义。

科学运动原则远离运动受伤!

6、6.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  运动中肌肉、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较为多见。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可以防止膝关节损伤;防止肩关节损伤应加强三角肌、肩胛肌、胸大肌和肱二头肌的锻炼。因此有意识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对预防损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学运动原则远离运动受伤!

7、7.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做力量训练时,负荷过于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损伤。如膝关节半蹲起跳动作过多,容易引起骨损伤;过多地练习鸭步可引起膝内则副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因此,在健身训练中应尽量避免单调的锻炼方法,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科学运动原则远离运动受伤!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