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泡法和普洱茶泡茶小技巧
一杯好茶,味醇韵雅,蹄妫末铛宁心除烦。要泡出好茶,选取上品茶叶自然重要,但沏茶的水质、温度、器皿、时间及泡茶手法,无一不影响茶的色泽、香气和味道。
关于泡茶器皿的选择上,我们先略说一下紫砂壶:
有人认为紫砂壶经历了长久使用后在壶身内外积累的茶垢很宝贵,能够有助于茶香。这是正确的,但前提是这壶长久依赖泡的是同一种茶。不同的茶积累出的茶垢是不纯的,不但不能有助于茶香,相反还会乱了茶味。 所以我们应该让它们“专一”点:一茶一壶,不要一壶多茶。因为紫砂有着很好的透气性,同时也有很好的吸附作用,长时间用一把壶泡一款茶,壶本身会留有一种茶叶的芬芳,而与其他的茶混泡的话,则会互相影响茶性。
想要结合出独特而曼妙的口感,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水的作用下。当然,还要遇到对的人,一个善感的、用心的人,才可慢慢地品出其中的奥妙所在。今天我们就为各位茶客展示如何泡出一杯好茶。
▶这是今天的茶席摆设
▶茶叶选了均衡性非常高的那卡普洱茶(今年的头春茶)
▶水,取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水偏酸偏碱都会影响到茶汤的汤色、口感,所以我们选用了PH值(酸碱度)在7.0到7.3之间的弱碱山泉水。▶洗茶,由于是今年的新茶,而铁壶的水温稍高(铁壶水温可以达到97℃,甚至100℃以上,不锈钢随手泡只能达到93℃),所以我们会利用高吊注水的方式让水温降低,将水温控制在85-90度(随手泡保温差,水温难以掌握)。▶高吊,环形注水,让茶叶搅动起来,这样的情况下,茶汤会较浑浊,茶中的灰尘容易过滤掉,但这个时候的温度又不能过高,否则出涩较重,但如果是熟茶,则这个时候的温度就要高一些。[阅读延伸]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所需时间最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低冲:水线段,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最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最短,水与叶底的激荡较强。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洗完茶,前面三泡,出水时间控制在8秒,水温仍然要控制在不太高,也就是90-95度之间,出汤时间要快,基本以高冲、定点手法泡茶;此时茶汤兰香高扬,而层次感却稍微欠缺,这是因为高冲使得茶叶在壶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所致。▶第四、第五泡,高吊、定点手法,出水时间5秒。此时茶汤绵密细滑、厚实沉稳,香气却有所收敛。这是因为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壶中的原因。▶第六、第七泡,低吊、螺旋形注水手法,出水时间5秒。▶为了让那卡茶色香味俱全,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注水手法,并不断的调整注水速度,最终是低吊螺旋形注水、中等水速下可以让其独特的风味发挥到极致。此时在茶味、茶质、香气、厚度、山韵、回甘等等都表现的不错。▶尾段,出水时间可适当延长,以低冲、环形注水手法,这些主要是考虑到水温方面做出的调整。 常言说:香靠冲,汤靠吊。 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 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总体说来,要把一款茶泡好喝,需要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反复试验,才可略有心。
▶出汤图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86
阅读量:40
阅读量:46
阅读量:26
阅读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