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来劝谏皇帝的人有谁

2025-04-02 14:58:29

黄权、汲黯、魏征等。

1、黄权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阆中)人。刽五魇哓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

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

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及刘备称帝,将伐吴,黄权劝谏而不纳。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

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被魏文帝所赏识,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同车陪乘。后领益州刺史,进驻河南。景初三年(239年),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正始元年(240年),黄权去世,谥号“景”。

2、汲黯

汲黯(?-前112年),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人。汉景帝时因为父亲的原因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初为谒者,后来出京做官为东海太守,有政绩。被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汉武帝刘彻称其为“社稷之臣”。主张与匈奴和亲。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

3、魏征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 。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以死来劝谏皇帝的人有谁

扩展资料:

历史上著名的死谏事件:

曹辅是北宋福建人,字载德。元符进士。宋徽宗宣和元年,曹辅任秘书省正字。当时,徽宗厌恶上朝理政,经常微服出行游乐,国家出现衰败迹象。

徽宗身边大臣如蔡京、蔡攸、王黼、童贯之流,不但不予劝止,而且有的大加鼓动,使徽宗愈加疏于国政,耽于游乐。

曹辅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毅然上疏进谏:“陛下厌倦在正式宫殿居住,时常乘小轿去街市远郊,尽情游乐而后返。臣没想到陛下身负祖宗和国家的重托,玩安忽危,以至于此”。

徽宗接到奏疏后,出示给宰相大臣,令将曹辅召到政事堂审问。余深说:“曹辅,你是个卑微小官,怎么能议论国家大事”。

曹辅反驳说:“大官不言,故小官言之。”王黼等人装聋作哑,俱言不知徽宗私出游乐之事。曹辅义愤填膺,指责他们身为宰相,执掌国政,居然不知道天子私出这种连街头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王黼勃然大怒,即令属官向曹辅录口供,曹辅提笔写到:“区区之心,一无所求,爱君而已。”王黼主张严厉处罚曹辅,徽宗下诏遣送曹辅至郴州接受编管。

曹辅上疏进谏之前,深知自己会因此获罪,遂将家事托付给儿子曹绅。及受贬黜,心情坦然地离京上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尽管曹辅的苦心进谏,最终没能使昏庸荒唐的宋徽宗止佚游、勤国政,但他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宁遭贬黜亦苦谏的精神,堪称高风亮节,为后人所景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死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