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区域,凯恩斯极端情况的区别和联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辨泔矣嚣区域,凯恩斯极端情况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跽啻猢崇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
凯恩斯区域指的是LM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倾斜线、垂直线的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 古典区域 。
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内涵不同:
流动性陷阱这个概念是描述一种经济现象,而凯恩斯区域、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均是在表述LM曲线不同的区域,其中凯恩斯区域表述的是LM曲线呈现水平状态的区域,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是指IS处置,LM水平的区域。
(3)表现形式不同:
流动性陷阱的表现流动性陷阱在金融层面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金融市场的代表性利率不断下降,并且已经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凯恩斯区域表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为无限,因此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为水平线。
三者的联系:均是利率极低,人们的货币需求为无限大,私人投资对利率的变化非常不敏感。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凯恩斯主义极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凯恩斯区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动偏好陷阱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