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15考研公共政策专业课高效学习方法
有幸和考上公管公共龊玖轮杓政策的学姐交流考研经验,让我非常感慨,果然有效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关键啊,相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之前都是死死的就知道看书和背书吧?却严重的忽略了复习和答题的方法,这样的吲溘活口经验在网络上也很难搜索到。所以在跟硕考的学姐交流的时候,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答题方法,自己觉得有必要和各位战友共同分享一下,先介绍下学姐吧:毕业于一所河南的二本学校,2013考上人大公共政策,其中专业一(管理学社会学)135,专业二(公共管理公共政策)141,据说该专业严重缩招,基本上以保送为主了,2015估计也会缩,但相对稳定,不会大缩。
关于参考书:相信大家都会以各种手段找到,不管是考研论坛还是辅导机构,也就那几本。对于新出版的书,大家只需要了解大概的变动,没必要再买新的。我学姐和我用的都是博优中国人民大学的书,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复习精编》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基础考研复习精编》,学姐说书里面还包含了历年的真题的答案,用的还挺顺手的。
关于学习方法:要遵循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千万别盲目的学习他人的复习方法,因为或许那样的方法并不适合自己,只有了解自己,知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挺高学习效率,所以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并没有死规定,但是也不能太迟了。其实学姐的复习时间也就从暑假开始,战线没必要拉太长,效率挺高了,学习方法搞对了,时间也就不必要那么长了。
关于答题: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我们最普遍的现象就是不停的背,不停的背,但是那样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除非你真的就是过目不忘了,那就没问题,但是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呢?所以背诵也需要技巧,需要你在背诵的同时和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对框架有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考试为什么要这么考,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名词解释,对于这样的题目,那肯定是要背诵的,但是也没有必要记得一次都不差,只要整个意思是正确的就可以了。
简答题,记住在做简答题的时候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觉得这点也可以答,那个也可以答,就一股脑的全写上,这样的不对的。需要把所有大的观点都列举,一两个忘记也没关系,简答题不需要太多论述,如果简答题花时间多,后面的论述题压根就没时间写,会导致论述题分低,论述题才是考察的重点。
论述题,重点需要关注的,跟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不是背书就可以答好的。
以今年考研的一道真题:结合实际,说明政策评价中前后对比法的应用。
这道题是论述题,而课本中关于前后对比法的介绍不是太多,只是介绍了这个方法的概念,如果死背书,直接写完方法,就很难再有东西写了。要答好这类型的题,平时对于现实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答这种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学姐的答题方法,仅供参考):
1、介绍前后对比法是什么(只要把意思写对即可,没必要死记硬背)
2、前后对比法在政策评价中起什么作用(主要考察的是自己的观察能力,写自己的观点)
3、举例说明,例子要详细。(学姐举了房地产新政以及北京购车上牌需摇号的例子,重点突出政策实施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
在和学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姐的答题很大一部分是在自己看完书以后总结的,而不是按照课本的原文写的,学姐说这样的好处就是记得牢,在论述题的答题上还得尽量的多举几个例子,如果考场上的题目是自己没有见过,不会的,也不要慌,用例子来论述,老师会觉得这学生见多识广,能灵活运用知识。前提是必须言之有理而且能自圆其说。
以上就是这次和学姐交流的成果,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加油吧!推荐大家可以看一下博优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国人民大学2006-2014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总汇,多了解一下每年的招生情况,对自己的规划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