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得了猪瘟有什么方法?避马瘟使用方法
1、症状及表现1、潜伏期临床症状类流感症状:饮食未见异常,扎堆怕冷,活动量减少。2、前期特征性症状体温突然升高达40.5-42℃,持续性高热;精神沉郁,厌食,全身衰弱,步行艰难;眼睑缘、结膜和巩膜出血充血;鼻孔出血;呕吐黄色物、腹泻和便秘、便血;耳、背部、腹部和四肢皮肤发绀,有出血点;个别皮肤发黄、黄染。急性无症状突然死亡。3、后期特征性症状浆液性至粘液性鼻漏和眼角分泌物;时有咳嗽、呼吸加快困难;关节肿胀疼痛;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死胎;随体温下降而快速死亡。4、临床的特征性剖检变化脾脏严重充血、高度肿胀,可达正常脾脏的3-6倍,呈黑紫色,质软易碎;内脏淋巴结严重出血,尤以胃、肝、肾、肠等所属淋巴结最为严重,通常呈块状出血变化;肾脏表面斑点状出血。5、其它剖检变化心肌、膀胱出血、心包腔和肠腔积液明显;喉头粘膜发绀,会厌软骨有出血斑点;气管内积有不等的泡沫,肺水肿及充血有实变;肝脏淤血,实质变性,与胆囊接触部水肿,胃、肠粘膜有斑点状或弥漫性出血;关节囊增厚,腔内积有灰黄色液体。
2、推荐办法避马瘟:拌料预防量0.2-0.3%(避马瘟2-3公斤/吨料),每月使用7-14天;治疗量0.4幻腾寂埒-0.5%(避马瘟4-5公斤/吨料),连用7天;适用于各日龄段的养殖动物。用于非洲猪瘟、猪瘟,蓝耳、圆环、链球菌、流感、附红体、弓形体及混感等引起的猪发热性(瘟热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症见:高热神昏、精神萎顿、结膜潮红、充血;皮肤发红,体表出血、瘀血,四肢、下腹、会阴、臀部等部位尤其严重;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硬、便秘或排脓性血便;母猪伴有不孕、流产、死胎。剖检病死猪可见脾脏、肝脏、肺脏等脏器和淋巴结严重肿大,并广泛性出血瘀血。本病急性发病时死亡率很高,尤其是母猪、大猪死亡更快。可有效抵御野毒侵袭;抗应激能力强,消化功能好,生长速度快;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迅速而整齐;重大疫情时,不发病或发病少,病情轻,易于治疗。猪瘟从经常发生的大流行转变成地区性散发性流行,且呈现绵延性、波浪性、周期性的特点。1个周期一般为3~4周,疫点明显变少,往往呈散发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