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吃饭那些规矩
1、吃饭坐位有规矩。1长辈要坐正席位。一般指大门朝里方位为正席位,其他以小门朝里为正席位;2正席位左笫二大位;3正席位右第三位;4正席位对面为下位,一般子孙小辈分坐;传统规矩的意义就是孝敬,尊敬,爱心和友好。
2、好菜要先摆放中央,再中上。鱼桌薜兀变头,鸡头等朝向正席位,并且初一和十五敬祖宗。代表对长辈尊重,代表孝心,代表做人做事的相关原则,传递礼仪文化和孔孟思想。让我们明白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做好人,才有好报,才有好的结果,才有好的社会风气。
3、长辈为先原则。1就坐后,下面才能就坐;2第三要向长辈倒酒;3长辈动筷子,下面安顺序动筷子;4第三要向长辈敬洒夹菜;5下位要为上辈盛饭;其涵义代表做人做事要有人性,不能违背本性,内外想怎样就这样,有违自然大道。
4、夹菜原则。1大家只能夹每个碗里自身方位的菜;2不能上下挑选菜;3头或好菜要夹给最大长辈;虽然这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是普通事情最能反映相关人员内心真实世界,特别是在自然随意情况下,更能表明人性高贵和卑贱。
5、吃饭原则。1吃饭不能说话;2吃饭不能发出大声音;3主妇不能上桌吃饭;4长辈下席下辈才能下席;5人多子孙辈不能上桌吃饭;这些原则似乎平常,平常背后包涵自然人之常情,养生保健原则。这样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如鱼刺卡喉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55
阅读量:49
阅读量:85
阅读量:87
阅读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