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辨注水大米
1、很多媒体介绍的辨别注水大米的一个方法是价格,价格异惘度谋裆常的大米很可能是注水大米。他们认为国家物价局指定对水稻的保护收购价是1.5元每斤,加工出来的大米芤晟踔肿成本是2.2元每斤,那么低于2.2元每斤的大米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注水大米。其实,这个只看价格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这个计算大米成本价的方法有误,没有考虑加工得到的副产品米糠的价值,大米加工后有副产品米糠,这个也是可以卖钱的,真正大米的成本价不到2.2元每斤,二是价格体系各地差异比较大,因此,不可滥用此方法。很多地方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执行国家的农业保护收购价,实际水稻收购价远低于国家的保护价,因此,大米零售价低于理论成本价也是存在的。此外,促销和处置陈粮,也可能低价销售。
2、色泽是区分注水大米和非注水大米的重要特征。干透的低水分大米外观偏灰色,而干后泡水的大米则呈偏白色,吸水越严重则越发白色。这个方法也需要注意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糯性高的米就算不注水,也是偏白色的,糯性越高越偏白,最典型的就是各种糯米。
3、透光性也是分辨注水大米的特征。干乜忡白拉燥的大米往往比较有光泽,显得晶莹透光,而吸水后的大米透光性差,没有光泽。需要注意的是:糯性高的米透光性也不好,缺乏晶莹感,跟注水与否无关;陈年水稻碾出来的大米也缺乏晶莹感,光泽低;不可过度迷信光泽和晶莹度,一些过度光泽晶莹的大米很可能是石蜡等抛光的。
4、观察大米的碎米,也是分辨注水大米的一种方法。泡水的大米,在捞起、搬动、拌匀等过程中就会出现米粒碎裂。碾米时产生的碎裂,一般断口比较平整规则,断口色泽均匀一致;而水分过多导致的碎裂面则不规则,断口有白芯。这种方法也不是全能的,一些注水方法特殊,你无法看出上述注水特征。
5、不注水的大米表面光滑没有裂缝。干燥的大米被水浸湿后,再晾干表面水分,就可能会出现米粒裂痕,有外力会断裂。用泡水方法注水的大米,整米表面会有裂痕,因此,不光要观察大米里的碎米,还要看整米。
6、正常情况下,多数大米在生产过程中都无法完全去掉随带的米糠和碎粉,因此,用手捞大米,手上会沾上一点点米糠,用手拍拍就会掉粉尘。注水的大米,由于有水分,大米摸起来就会有滑腻感,那个米糠沾手上拍不掉。
7、注水大米不耐储藏,时间稍长就容易霉变,因此,买米的时候注意观察大米里是否有霉变的颗演左腙宾粒,或是米色偏黄(还没有出现明显霉变)。当然,如果稻子的时候就已经霉变,那也可能导致大米里混油霉变颗粒,并非注水了。有的注水大米时间长了,都还能闻到霉变味道。此外,大米买回家后一直在干燥的容器里保存,如果出现过快变质,也可能是买到注水大米。
8、可以用咀嚼来辨别注水大米。把整粒的大米放嘴里咬,不注水大米咬起来嘎嘣脆,有清脆的响声,而注水大米咬起来则软绵绵的,没有声响或是声响沉闷。
9、注水大米买回来后,如果是存放的米桶等密封容器里,在天气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的时候,会在容器壁上产生大量的水珠,而干燥的大米由于水分含量低,则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10、注水大米存放的时间一长,做出来的粥饭口感和味道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因此,如果买回来的大米吃起来前后有口感等明显的差异,注水的可能性很大。
11、注水大米在暴晒或是干燥裸露的环境里容易失水,因此,如果买回来的大米经过暴晒或是露天放置在干燥的环境里时间比较长,称重跟刚买的时候重量差距比较大,就证明大米注水比较严重。不注水的情况下,一般在干燥环境里存放的大米,增重或是减重不超过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