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孩子厌学:[5]高中生厌学的对策
高中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高中时成绩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所能进入的大学,所能走的路。所以在高中时期,产生厌学心理,是非常可怕的。需要尽早的进行心理疏导。下面小编介绍下,高中生厌学的对策。
原因
1、学生“厌学”与“厌师”有关 从调查的统计情苄念上妒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某学科教师也喜欢学习该学科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而统计数字也充分显示出学生“厌学”与“厌师”有着直接关系。调查中,学生一致认为具有以下问题的教师是学生最讨厌的:工作不负责任;没有时间观念;因其他原因出现的思想情绪不好,常拿学生出气;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挖苦学生,伤害学生自尊心;讽刺学生家长;言而无信,自吹自擂;言行不一,缺少师德;语言粗俗不负责任,上课效率低;课堂上抓不住重点、难点,教学没有艺术性,只一味地照本宣科;靠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成绩;平时很少与学生接触等。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使每一学科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产生,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学生“厌学”与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关。 调查蕙蝤叼翕统计得知,有70%的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得“一般”或“较差”,说明教材内容偏难,死记硬背的东西多,且科类多,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近几年高中新教材的推广与实施,使一些教师新旧教材上的内容一起讲,惟恐在高考中不按照新教材内容出题,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有近30%—40%的学生认为课外资料多,课外作业多:在高中生的课堂上课外资料漫天飞,老师为了强化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课下大量做课外资料上的题。特别是到了高三,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更是名目繁多,有些教师惟恐一本资料不够用,买几种资料;有些家长怕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除用老师指定的资料外,再给学生买一些资料。而现在的很多课外资料常常把一些难题、偏题及一些竞赛题加进去,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有90%以上的学生学习到晚上10点—11点以后,有近80%的学生每天学习超过10—12个小时,另外有80%的学生周六、日两天上课的时间超过一天半,并且作业不比平时少。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从而产生“厌学”的原因。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也是长身体的最好时期。高中生的近视问题、肥胖问题,年龄与身体状况严重不协调等等问题,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另外,由于升学的需要,高中阶段考试比较频繁。在高一高二,有“月考”、“段考”、“调考”、“联考”;高三年级考试形式除有“月考”、“段考”、“调考”、“联考”外,还有“摸底考试”、“模拟考试”。很多学校每次考试过后,还要对学生进行排队,不仅在本班进行排名,而且在全学校年级中进行排名。到了高考前夕,考试更是成了家常便饭:上课考试,下课还是考试,使学生厌恶了考试,从而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厌学”与动力不足 有关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信心不足、怕吃苦也是一小部分人“厌学”的原因。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帮助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树立自信心,从而减少“厌学”情绪的滋生。在学生学习目的的概括中,也发现一部分学生流露出学习是为了“票子、车子、地位、女人”等不健康思想。另外,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也在影响着一些学生,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好,自己平时不好好学习,认为考不上大学,照样可以走出国留学的路。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中父母离异、家庭管理等问题而产生“厌学”情绪。
对策
1、悉心研究,把握厌学症的形成原因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掌握厌学症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形成原因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调查获悉厌学症学生在学习方面大体表现有八差:即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计算能力差;思维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差;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差。他们在学习生涯中与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跟不上大纲规定的教学进度,不能完全有效地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在学习中获得的是失败感、无能感、自卑感、乏味感等。造成厌学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某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有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2、耐心引导,帮助学生矫治厌学症 帮助厌学症学生矫治厌学症,学校、教师责无旁贷。厌学症的学生是可以转化的,教育过程中要营造氛围,耐心引导,给其创造一个参与学习的环境,因材施教,帮助他们矫治厌学症。矫正学习心理。帮助厌学症学生矫正厌学症,首先要矫治其厌学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僵化的心灵,要爱得真,爱得深,爱得持久。
3、顸习阶段预习阶段,厌学症学生往往浏览式地预习,很少或根本提不出问题,因而也没有释疑的要求。对此,他们总认为个人学习能力低,看不懂,学不会,干脆等待老师讲解。教师在预习阶段必须设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告诉他们学习新课时全班同学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要肯努力、肯参与都能学会,都能学好,鼓励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和勇气,并引导他们在预习课文时要依据课后问题这一路标。列出提纲,把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作为质疑问题提出来,待听讲后解决。
4、讲解阶段 讲解阶段,厌学症学不做笔记,不注重问题的提出,而刻意于固定的做题步骤,不探求问题的思维过程,课堂上思维封闭,表情木然,思维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合拍。对此,教师要使用启发性的语言,循序渐进,由易至难、螺旋式上升,坡度要小,要求不能过高,使每一课,每一问,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符号都让他们听明白。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把知识与趣味融为一体,用随时提问促其参与,以拖住他们思维的绳索,不让他们思想分散。老师在讲解阶段要教给厌学症学生记笔记、思考提问、答问的方法,以提高听课的效果。
5、作业练习阶段 在巩固练习阶段,厌学症学生不积极思考,遇难题而止步,等候老师讲解或抄袭同学作业以完成任务,或干脆不做作业,知识漏洞越积越多,形成愈来愈跟不上学习进度的恶性循环。对此,教师在引导巩固作业时,培养他们先阅读课本、再整理课堂笔记、最后再做练习的习惯,老师布置作业练习,要体现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