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倒藻"? 该怎么处理?
1、首先,“倒藻”就是养殖水体中的蓬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或变浊,甚至变红(硅藻)。其中变浊又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
2、然后,发生“倒藻”时,水体中的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品种即刻产生很大的变化。首先,疗义化匾溶解氧会下降,二氧化碳会增加,这是由于水中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洹彭岣啬而引起的; 另外,二氧化碳增加后又会使PH迅速下降,一般会在7.5 以下。
3、其次,由于大量死藻的分解,除了会加大氧的消耗外,往往还会产生氨氦和亚硝酸盐(因为藻类本身是氨循环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大量的死藻又会使池塘本身的自净细菌负担不起,特别是遇上阴雨天时更明显。
4、再次,就是水中的原生动物会大量繁殖起来,反过来又会抑制藻类的生长。还有就是水中悬浮物(微尘、粪便、死藻等) 成混浊状态,平时这些物质主要是靠藻类来沉降的。
5、然后,发生“倒藻”的原因:一个是天气原因,主要是气温的突变; 二是人为的管理不当,包括施肥补肥的时机把握不好,换添水的时间、数量不对,换添水之后没有及时保肥,消毒剂用量和消毒时间不当等。
6、最后,“倒藻”的处理方法: 检测pH,偏低时用生石灰泼洒调节。注意增氧,特别是对虾规格较大或密度较大时,可同时泼些抗应激和解毒的药物。补充新水,肥湔熹作啻塘。a 如果按 步骤做了一次后没有效果,有条件者应检测水中是否有大量原生动物,如果是,则应先杀灭后再肥塘。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