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过中秋比较有意思
1、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祭、拜月之俗。究中秋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员月饼等,均源于此。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2、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极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有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3、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八月十五夜,曼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忻稿痞烁气球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火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旧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缠绵”。现在,祭月拜月活动也被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4、如今,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年纪士候眨塄大一点的人觉得中秋越来越没有什么意思了,年纪小的80、90一代对 中秋节的意识越来越淡化。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正面临着吸引力越来越弱的趋势。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可如今许多节日在我们日益紧张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淡,最后只剩下了吃。中秋吃,过年吃,端午吃,元宵节吃,圣诞节吃。总之现在吃的内容已经变作了节日的重头戏,而那种玩乐金额有意思的事却越来越少。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现在,怎样把 节日过得有意思,值得回忆,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5、既然是过节,总该跟平时有什么不同才对,总该比平时更有意思才对。或者说特殊的日子总该有特定的仪式或与平时不一样的内容。可如今除了吃,我们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值得留恋。而吃也似乎有些腻了,烦了。月饼提前一个星期半个月就可以吃了,到了真正中秋的那天也许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因为吃月饼并不能代表社么东西,想吃天天都可以吃,不想吃到了中秋也不感兴趣。
6、对于忙碌的人们来说,互相送礼、胡发信息、打电话表达问候和祝福是庆祝中秋节最常见的方式。抽时间聚会Happy一场、去湖边山顶赏月也是众多人的选择。也有一部分有钱的市民选择外出旅游观光。但真正有内含有文化的中秋节活动难得一见,政府、免检在弘扬中秋文化方面都亟待大大加强。
7、而如今时代,人们更多的是忙碌于工作,而在生活享受上的投入本来已经够少,家中常有盼归之人,而多少人还是不能够 。所有,现今的中秋节,即使不能保证传承几千年的节日氛围与蕴含,那若能与亲朋好友在月圆那一刻欢聚一堂,把酒言欢,带着希望共守这轮明月,也是极其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