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领导的四力工程是什么
在21世纪,当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信息技术、个性发展等诸多挑战与机遇降临到社会分工的每一位参与者面前时,无舅端魍蒗论我们是否身处领导者的职位,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具备某些领导力。没错,21世纪的领导力不仅仅是领导的方法和技能,也不仅仅适用于领导者,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或实践的一种优雅而精妙的艺术。从优秀到卓越,由管理到领导—除了之前我们的业界专家提出的影响力、执行力等,谭小芳老师提出了卓越领导者的新三力,分别是:洞察力、愿景力、协调力:一、洞察力洞察力就是“开心眼”,就是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最简单就是做到察言,观色。其实洞察力其实更多的是参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谭小芳老师认为,商业社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能力,否则只能跟在别人之后,很难有大的发展。洞察力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准确地观察并认知复杂多变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提出正确的问题是管理者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当管理者能对环境的威胁与机会提出正确的问题时,就能够形成正确的竞争战略。可以说,一位战略家的第一资质,就是这种敏感的、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具有洞察力的管理者能够发现别人忽略的甚至从没有看到过的机会、优势和实力。缺乏洞察力的管理者把组织引向停滞、萧条而不是卓越,因为瞬间的粗心大意就会导致失败,而持久的洞察力将鞭策着组织保持它的优势地位。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够帮助小公司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而对机会的有效利用则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使得公司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仔细观察与倾听。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注意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注意发现事物的特点和细节,观察要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进行,不能只盯住一点,忽略其他,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这样才能抓住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另外,领导者在和下属交流时,必须学会倾听,了解隐藏在语言下面的下属的心理和愿望,善于发现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洞察力。企业愿景—体现了企业家的立场和信仰,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头脑中的一种概念,是这些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未来的设想。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企业?”的持久性回答和承诺。企业愿景也不断地激励着企业奋勇向前,拼搏向上。何谓企业愿景?是指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愿景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企业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愿景为成功点亮了一座灯塔;愿景,让我们看清楚,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追随,而往往是与众不同。作为企业的领袖,不光要有梦想,更重要的是让追随你的人相信梦想并为之奋斗。所以,企业家不仅要敢于梦想,更应该善于向员工营销你的梦想。一个企业家要想做好企业,就必须学会营销梦想。你可以没有产品、没有钱、没有团队,但是不能没有营销梦想的能力,否则梦想就永远只能是梦想,而无法付诸行动。企业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确立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个层面,企业文化要充分发挥其凝聚力、激励力、导向力和纽带力等文化力,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的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将文化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从制度上确立下来,从意识、行为上进行培育和宣贯,通过“认知-掌握-内化”这样一个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构建,形成“组织领导力”。三、协调力作为一把手,要精通协调的领导艺术,可以说,协调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把手作为领导班子的核心,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其中协调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一个领导班子整体效应既取决于这个班子成员个体素质的高低,也取决于这个班子群体结构的优劣,同时也取决于这个班子协调运转的程度。实践证明,一个班子内部能否做到关系顺畅,心情舒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的协调作用。领导者只有提高协调艺术,才能充分发挥组织内各要素的作用,使组织产生“系统放大”效应,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整体功能。在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看来,协调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分工协调能力;2、团队协调能力:创业家和员工们在公司成立初期很自然的就会具有使命感。但是,当公司发展到稳定阶段,员工们有稳定的长期工作,他们的使命感反而比以前减弱了。要具有使命感,首先要对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理查德布兰森这样的世界知名创业家的行为中得到答案。大部分的创业家们都不善于将他们的使命表述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中看出他们的使命。也就是他们每天所做的事情和他们做事的方式。每个人,企业和国家都应该知道他们的任务是什么,怎样做才能完成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