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2025-04-09 00:00:40

1、一、危害症状花生根腐病在全生育期都可发生。苗期受害引致根腐、苗枯;成株期受害引致根腐、茎基腐和荚腐,病株地上部表现矮小、生长不良、叶片变黄,终致全株枯萎。由于本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使病株根变褐腐烂,维管束变褐,主根皱缩干腐,形似老鼠尾状,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二、发病规律1、病原菌。花生根腐病由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侵染所引起。包括尖镰孢菌、茄类镰孢菌、粉红色镰孢菌、三隔镰刀菌和串珠镰孢菌5个菌种,它们都可产生无性态的小孢子、大孢子和厚垣孢子。病菌习居土壤中,在土中能存活数年,属维管束寄生菌,可堵塞导管和分泌毒素而使植株枯萎。2、传播途径。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成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的种仁、荚果及混有病残体的土杂肥也可成为病害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借流水、施肥或农事操作而传播。初侵接种体主要是厚垣孢子,再侵接种体为大、小分生孢子,能从寄主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3、发病条件。通常植地连作、地势低洼、土层浅薄田块发病重,持续低温阴雨或大雨骤晴,或少雨干旱的不良天气发病较重。

3、三、防治措施应采取耕作栽培防病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把好种子关。做好种子的收、选、晒、藏等项工作;播前翻晒罩脾青槊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并用种子重量0.3%的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加新高脂膜拌种,密封24小时后播种。2、实施轮作。因地制宜确定轮作方式、作物搭配和轮作年限。加强田间排水工程,确保雨后积水及时排出。3、增肥改土。注意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在花生前期管理中,应及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旺长,促进花芽的分化,在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根块膨大剂,使地下果营养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加花生的产量。4、药剂防治。应采用特效杀菌剂+叶面肥混合灌根或茎基部喷施。可结合防治花生叶斑病、花生疮痂病选用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爱苗)20毫升或50%氯溴异氰脲酸40克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16克+叶面肥50毫升对水30~50公斤喷雾,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交替施用,喷足淋透。如果田间有蚜虫、棉铃虫发生,可同时加入10%吡虫啉20-25克、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或1.8%阿维菌素3000倍兼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