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为什么会变黑

2025-04-08 10:58:59

1、水质问题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水质会让鱼的体色变黑。水质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水质老化,二是水质突变。前者是因为水体氨氮过高,后者是因为季节温差大。水质问题很简单,首先,先给鱼缸换水看看情况如何。

同时,在换水的时候要对鱼缸进行消毒杀菌,以免留下致病菌而做无用功,给金鱼一个健康消毒过的无菌环境。其次,在确诊病因之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为金鱼杀菌消毒可以使用淡高锰酸钾溶液,给金鱼进行药浴。一般药浴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当然这期间还要根据金鱼的适应情况来确定药浴的时间,不要固定死而是要根据金鱼的实际情况来合理治疗哦。

2、水质物理属性发生变化

如酸碱度、软硬度发生变化的时候,鱼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水质出现问题的时候,鱼的嘴巴、鳃、身体都会慢慢变成黑色。

3、疾病

疾病如黑斑病的影响也会导致鱼身体变黑,会长出“黑斑点”,呈灰白色。同样,当鱼受到惊吓时,它的身体也会逐渐出现黑斑导致身体变黑。

4、水质污染中毒

如果是药物中毒,像重金属盐类药物中毒的话应该及时换水,应当即使提高水的温度,使鱼的新陈代谢加快,使得鱼体内的有毒物质更快的排除。但是应该是情况而定,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应该及时的去就医问药。

鱼为什么会变黑

扩展资料:

预防水质变差:

选择良好的水源。集中式水源,首先要有良好的水质,水源水质应在经过普通净化和消毒后,能完全符合国家生活用水的水质标准。在水质良好的前提下,必须要有充足的水量。在选择水源时,应注意取水点的卫生防护,为了避免污染,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及工矿企业的上游,在水的净化消毒设备方面也应考虑简便。 

但不论水源水质如何良好,均须设水源卫生防护带,防止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在选用地面水时,取水点半径的100米水域内不得停靠船只、游泳、捕捞等以免污染水源;在取水点上游1000米及下游100米的水域内,不准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若是选用地下水为水源时,主要防止地表面受到污染,因为大肠菌类可以渗入土层1~2米,并向水平面扩散约至25米。

目前,在人口散居的农村尚无集中式给水的设备。但分散式给水也应满足卫生要求,保证给水水质良好。在农村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选择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可挖掘水井或利用泉水。地面水如江河、溪、湖、塘水等,是农村常用的水源,最易受到污染,水质较差,常要采取一些措施改善水质。

分散式给水应该同样满足一定的卫生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水源进行卫生防护。其中井水是分散式给水形式中水质较好的一种,但是在防护不当时,同样可使水质恶化,影响用水者的健康。

一般来说,水井需选择在地势较高处,要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排出积水。在水井周围30米以内不得有厕所、粪坑、污水沟、渗水坑、牲畜圈等污染源。此外,井的构造对保护井水提高水质也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井壁应采用坚固耐用、不透水的材料建成,防止周围泥土塌陷,离地3米以内接缝要严密,以防渗水。

井底须填砂石,以便淘洗。在井口修建井栏,防止污物掉入或污水流入。井栏需高出地面0.5米。井周1~3米半径以内的地面,用不透水材料砌成有坡度的井台,以防地面水渗入井内,边缘修砌排水沟,便于排除污水。为了防止污物及灰尘落入井内,可设井盖。

若是饮用水选择的是泉水,为防止泉水受污染,可在泉水出口处建筑水池,密闭,装水龙头取水,以保水质良好。

若不得已,需选择地面水作水源时,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水质。在以江河水为水源时,必须保证取水点附近没有厕所、污水坑、垃圾堆等污染源,取水点应设挑水码头和跳板。在以池塘水为水源时,应划分饮水塘和用水塘;如仅有一个塘时严禁在塘里洗刷污物及放养家禽之类,同时必须严禁污水排入塘里。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