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及病因介绍

2025-04-21 14:36:44

胆汁反流性胃炎,亦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蹒效罩翔物流入胃,使胃黏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减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引起H+弥散增加,而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常见症状:胆汁反流性胃炎大多数病人主要表现上腹持续性烧灼痛,餐后疼痛加重,服硷性药物后不能缓解,或反见增剧。少数病人可表现为胸骨后痛,或胃部不消化感觉。胆汁性呕吐是其特征性表现,由于胃排空障碍,呕吐多在晚间或半夜时发生,呕吐物中可伴有食物,偶有少量血液。因为害怕进食后症状加重,病人减少食量,可发生贫血、消瘦、营养不良以及腹泻等表现。发病原因:1、手术后遗症:一些做过胃切除和胃空肠吻合手术的病人、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的患者,胆汁能直接流回胃里,也容易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2、进食速度太快或太饱:由于胃肠排空的速度是相对固定的,当进食速度过快或进食过多时,造成食物无法顺利进入肠道,也会诱发胆汁反流。3、幽门松弛:由于幽门松弛,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其他肠液混合,通过幽门,反向流到胃里,刺激胃粘膜产生的炎症,发生病变后,就形成了胆汁反流性胃炎。4、饮食不定时:由于胃肠有自己的生理频率(生物钟),因此,一般主张应该相对进餐时间稳定,如果经常饮食不定时,会造成进食后由于胃肠已经“休息”而出现相对的动力不足引起反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