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所谓的发展模式,说的就是经济增长模式,那就需要清楚经济增长的动因,一般来说,取决于以下三点。
人力资源: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资本:包括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信贷可得性等,技术:生产过程的变革和新产品、新服务的引进。主要是指科学、工程、管理和企业家才能呢。
人力资源: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资本:包括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信贷可得性等,技术:生产过程的变革和新产品、新服务的引进。主要是指科学、工程、管理和企业家才能呢。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日本曾经长达几十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日本奇迹,甚至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均gdp超过美国,但是在1990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经济进入低速发展,而在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从此一蹶不振,陷入经济停滞,与美国差距越来越大,现在人均gdp差不多是美国的一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优点很明显,在短期内可以迅速崛起,缺点也十分突出,后续乏力,陷入高等收入陷阱。我试着分析一下原因。
人力资源:经济飞速发展期间,人口飞速增加,儒家多子多福和勤劳致富的传统思想,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政府大力普及义务教育,使得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大幅上升,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之一。
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入侵,新一代的年轻人更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此外,高房价和高教育投入令生育率持续下滑,1990年,日本人口就涨不动了,目前是负增长,严重拖累了经济的发展。
资本投入:日本的主银行制,导致其投资率特别高,比其他地区高出20%,前期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但是前面也说了,资本的投入本质上是需要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一旦技术停滞,那么大量的资本只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因为没有东西可以投,目前日本已经是负利率,因为把资本这个要素运用到极致了。可惜日本长年通缩并且没有新兴产业,所以这一要素目前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技术:模仿外国技术,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然后大力发展自己的制造业和电子业。后发优势的国家,本质上都是靠引入技术而不是创造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让本国民众来进行技术创新。所以我们都知道日本的电子产品质量好,但是我们都知道,基本上所有的颠覆性创新者不会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