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孩子的好家长

2025-04-06 11:45:13

1、1-2岁的宝宝:他们学会了爬、走,对整个世界充满的好奇,对父母特别的依赖,一边想要探索神奇的世界,一边又希望父母永远都在自己的视线中。这个时间段的家长要做的,就是教导和陪伴宝宝去探索去发现,然后慢慢的引导宝宝了解到,父母偶尔会离开他们身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要怎么做呢?尽快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关于玩具,很多家长都是买一堆玩具堆在孩子身边,然后就不管了,孩子坐地上玩,父母坐旁边玩手机。玩具很多,孩子能玩一段时间,并且父母就在身边,孩子不会惊慌,长此以往,当玩具腻了的时候,孩子就会强烈的需求父母的再次贴身陪伴。这样孩子学不会真正的玩乐,也学不会暂离父母的视线。那么初期使用玩具该怎么做:①注重玩具的种类而不是数量画画(安全画笔类)、音乐(手抓小琴类)、空间/思维(拼接类)、跳舞(节奏音乐类)、服装(娃娃类),等等,玩具种类很多,父母可以尽量多的安排,每个种类都不要超过三种,有的家长会安排自己希望孩子将来学习的,但种类太少,可能会漏掉孩子真正的兴趣。②贴身的陪玩和讲解每一种玩具,在孩子第一次玩的时候,都全程陪伴和讲解,务必做到孩子能自己会玩,会玩的意思是,孩子了解到这个玩具的规则,并且同类其他玩具,他也能意识到该怎么玩。比如拼接类,方块圆形填进去后,换一个积木,孩子茫然了,那就是他还没学会。这里极度需要家长的耐性,孩子学的时间会比较长,但他不是笨,是因为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新的规则。PS: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特别想要歇一歇,切记从现在起,就养成与孩子平等对话的习惯:宝宝,妈妈在沙发上休息一会,你先玩好吗?并且等到孩子的答复,哪怕只是点一个头。休息的时间不要过长,玩乐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尽量做到3:1或者4:1,回来继续陪孩子玩的时候,记得跟孩子说:宝宝妈妈休息好啦!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将来养成孩子的基本礼数,教养,对他人的尊重, 以及告诉孩子学习的时间会更长一点,都非常有帮助。

2、2-3岁的宝宝:经过上一年的陪玩,家长基本了解到了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最起码应该发现了一两种孩子特别喜欢的类型了。这时候就可以抛弃掉其他种类的玩具,针对性开发这两种类型了。将这两种类型的玩具更新成更难的,更益智新颖的玩具,然后进一步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让他真的做到会玩。我姐家的一对双胞胎,在这个时间段已经明确了对画画和拼接类特别喜欢。然后我姐对他们进行了长久的引导,到三周岁的样子,孩子已经开始入手基础的乐高,并且学会了使用不同的颜色表达不同的物品和情绪。在画画这块,两个孩子前期除了基本方法是跟着妈妈学的,其他所有的,都是自己想象。这个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理解父母的暂时离开,但他们无法接受父母长时间的冷落。这时建议家长可以向孩子传递各做各的概念。比如说,放一张大桌子,孩子一边父母一边,孩子在画画,父母在写字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做与孩子做的事情差距太大的,孩子不是笨蛋,他们能分清“干正事”和“玩乐”的区别。我姐在这个时候,选择的是看书,而不是看手机/电脑(哪怕用电脑真的在工作)这样做有利于孩子逐渐认识到,他画画或者拼接,都是很正确的,像是父母“ 工作”一样的事情,并慢慢接受与父母一同“工作”这件事,而且非常能够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比如我那两个侄子,在3岁时玩乐高最高纪录是五六个小时(中间被父母逼着吃饭喝水都无法打断的那种专注)

3、3-5岁的孩子:通常这个年纪已经进入幼儿园了,父母的轻松了很多,但千万不要放松对孩子的关注。经过之前的教导,你的孩子已经比同龄人懂的更多,更专注,更会学习也更会接受新鲜事物(因为他们经历了很多次学会玩一个玩具,熟悉一个新规则)他们在幼儿园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也会见到很多奇怪的新朋友,会学会他们很多不好的东西带回家。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们要注意了,每一天孩子放学回家,一定要有一个聊天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里都做了什么,学了什么,要注意深入的了解孩子说的话,因为这个时候对孩子来讲,很多事情他是分不清对错的。比如说,孩子告诉你:我今天在学校里扯了XX的辫子,她就哭了。别着急发火,先问一下:为什么要扯人家辫子。了解一下原因,你的孩子在家里没有学会扯辫子,在外面学会了,肯定是跟别人学的。然后问孩子:你在家里都什么时候会哭。孩子可能会有各种回答,但总结一下就是,难过了会哭。你需要向孩子剖析,XX哭了,那说明她很难过,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别人这样做也是不对的,不对的不能学。还需要向孩子要求:要去道歉。并且第二天必须记着这个事情,要求他今天要去道歉,不能忘了。等孩子放学回来后问有没有道歉,这个时候孩子通常都还没学会撒谎,他说有就肯定有了,说没有的话,也别生气,第二天的时候,你带着孩子去道歉。重点不是这次道歉,是让孩子明白,道歉的行为是很重要的。那么下次孩子在犯错被你要求道歉的时候,他会认真执行的。有的幼儿园会有非常简单的家庭作业,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一定要认认真真的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并且等他做完后,在他面前完成检查,并给予评价。做得好就好好表扬,要是觉得不好,那不要严肃批评,而是教他这个地方该怎么做会更好。这样做是重视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哪怕只是简单的涂鸦,对孩子来讲也不简单,你的轻视,会让他觉得这个东西不重要,做不做都行。而且也有助于孩子学会反复思考,学会怎么检查作业,提升作业质量,后面他会越做越好的。想要以后辅导孩子作业不被气得上支架,就看你现在怎么做了。如果幼儿园没有作业,那孩子放学后,就继续之前的“玩乐”。总结来讲,这个时间段,是对孩子的三观树立非常重要的时段。他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熊孩子,就看你这个时段的教导了。切记:不要发火,不要吼,不要打,心平气和,平等交流,生气的时候可以严肃,但也是平等的严肃,而不是呵斥。

4、6-7岁(1年级)的宝宝:可以沿用之前的每日谈话,随着孩子渐长,减少谈话的频率,等他自己来找你交流。尊重孩子的每一次作业成果,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就加班吧,保证孩子每一次望向你的时候,你都在认真工作。孩子有不会的,让他先空着,全部做完后,陪他一起解析,不要直接把答案写给他,而是“解析”。这个时候,理应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规则了,这个规则是:1、关于学习:什么时候学习( 孩子)/工作(家长),学习/工作的方法,难题共同学习解决的方法等;2、关于生活: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玩乐,什么是错的,做错了要怎么解决等等;孩子不懂你也不懂的部分,你们就一起学习吧。这样下去,孩子在成长,你也在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的理解是,你先蓝,他才能胜于蓝。如果你是懒惰的,他 也只能胜于懒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48
  • 阅读量:84
  • 阅读量:29
  • 阅读量:35
  • 阅读量:58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