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如何控制好运动强度
1、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如有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你的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那就说明你的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
2、运动后身体的声音,也是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尺度。一般人在运动之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消失,这说明下次运动要减量了。
3、锻炼前要先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减肥和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健身,以有氧运动为主,辅助一些力量练习;以身体塑形为目标的健身,应以力量练习为主,有氧练习为辅。
4、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量可以用运动时间来控制,每次锻炼把握在20~3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用心率来控制,运动时心率可以达到个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5%。身体状况较好、有过健身经历、年轻人等,可以控制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左右。
5、要注意运动时的主观感觉。当运动负荷适宜时,人体可有微汗或中等程度的出汗,也会让人感觉心情舒畅。如果负荷过大,机体过于疲劳,则锻炼者会满头大汗,浑身湿透。同时伴有胸闷气短,甚至嗓子眼发咸、头晕等不舒服感觉。
6、关注运动后恢复的情况。适宜负荷运动后,应该感觉神清气爽,晚间睡眠较好,第二天体力充沛,倍感舒服,渴望运动。而如果第二天感觉疲劳,没有精神,则有可能是运动过量了,需要降低运动强度,减少运动时间。
7、注意体重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一段时间的适宜负荷运动后,体重会有轻微下降,如果同时伴有饮食控制,体重则会下降得更为明显。但无论如何,每周体重下降不应超过2公斤,体重下降过快也意味着运动负荷可能过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