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如何形成的
雁荡山系是由中生代、皈寿凿几白垩纪的火山爆发所形成,距今约有1.2亿年,核心区全由厚流纹岩组成。是古太平洋伊邪那岐板块向亚州大陆俯冲过程中,地壳、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属环太平洋亚州大陆边缘火醵傲讴黼山带中一座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山,经断裂切割抬升而成为典型性的破火山立体模型。
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这一年代中最具典型性、最具完整性的座古火山,喷发年代早于太平洋安第斯山火山带、美国西部火山带和俄罗斯远东火山带。
先后喷发过四次和一次岩浆侵入,形成了四个火山岩石地层和一个岩浆侵入岩石地层,被世界地质学界称为“古火山博物馆”、“是一本记录复活型破火山的书”和“雁荡山地貌”。
扩展资料:
组成雁荡山奇峰怪石的岩质主要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的低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侵人岩浆形成的石英正长岩。
雁荡山在火山喷发形成之后,没有沉积变形,而是经断裂深切、抬升、崩落等地质作用形成了目前这种垂直节理发育、岩石裸露、穹崖巨谷、奇峰怪石峭拔险怪、雕镂百态和天生桥的地貌特征。
雁荡山属括苍山系支脉南端,整体山势东北、西南走向。山峰高大,高差通常在二百米左右,百岗尖、雁湖尖、凌云尖、乌岩尖,合称“雁荡四尖”。
主峰百冈尖,由三尖合成,东尖较低,西尖最高,海拔1150米,与西部海拔1056米的雁湖尖雄武屹立于雁荡山腹地,统领周围连绵起伏百来山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雁荡山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42
阅读量:59
阅读量:88
阅读量:32
阅读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