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的误区有哪些
1、 一:危机预警 几乎所有的危机管理方法都会提到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然而我们发现,在这套听上去完美的机制上,公关依然频发,是因为这套机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还是尽管被无数次鼓吹,很多企业依然没有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危机预警机制是一个太理想的构想,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危机预警来解决问题,也不要在危机之后只原因归结为危机预警机制缺失。与其空谈危机预警机制,不如加强质量和服务控制体系,加强企业机构间的协调和控制,加强危机出现后的反应速度。
2、二:掌控媒体 现在很少有企业在面对媒体的危机报道的时候会去要求撤稿,尽管很多企业心里是这么希望的。除了个别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别有用心之外,媒体在危机事件中是充当了受众代言人的角色,所以媒体是不可能被控制的,再大的广告主,也并不能让全国媒体闭嘴,企业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企业也不要因为媒体只发现了事件的冰山一角而庆幸,以为只要保持在这个层面就能控制媒体传播对企业的危害,事实上却是正好相反。
3、三:积极沟通我们看到太多危机发生后,企业过分沉默从而让局势变糟的例子,因此大多数危机管理的专家都会鼓励企业应该积极与媒体和公众沟通。但事实上,与沉默相比,过渡沟通带来的局面可能更坏。这其中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在其中,中国社会传统是轻商不言利的,所以商人在这个社会是不被信任的,不要轻易去挑战这一思维定势。因此,如果没有确凿而准确可以击中受众要害的信息需要和受众沟通,沉默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4、四:乘胜追击 很多人都希望成功的危机公关要有一个漂亮的收尾,从而大获全胜。如果有机会作到这一点当然好,做不到也没有关系,不要非要去设计这样一个结局。道理仍是一样,有信号就够了,不要一定要去画蛇添足,因为这很有可能会引来新的危机。既然是刀尖上的舞蹈,别人让你从刀尖上下来你就赶紧下来,不一定非要追求最后一个动作多么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