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2025-04-27 03:30:36

1、整体性原则 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息息相通,人体内环境与自然环境间呈现动态平衡,若因内外环境的改变或致病因素的干扰破坏了平衡,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气候突然变化,骤受寒冷,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应及时用驱寒食物以维持和促使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和平衡。

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2、因时制宜 食物的摄入本身就是自然界对人体内环境的一种直接干预,是保持人体外环境相对统一的重要因素。正确运用不同性能的食物,可以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如夏季应多食西瓜、绿豆等,冬季应多食桂圆红枣等,秋季应多食梨、百合等。

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3、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但人们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差别较大,故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不尽相同。使人体顺应不同地理环境条件,是提高食物疗效的重要方面,如东南沿海地区潮湿温暖,宜食清淡、除湿的食物;西北高原地区寒冷干燥,宜食温热、散寒、生津的食物。

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4、因人制宜 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晤液呶鹣随着年龄的变化和体质的不同而有明显区别,若根据个人不同体质,有选择性地摄入食物,可起到防病治病、保持健康的作用。如儿童身体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宜选用性质平和,易于消化,又能健脾开胃的食物,而应慎食滋腻峻补之品;老年人气血阴阳渐趋虚弱,身体各部分机能低下,故宜食用有补益作用的食物,过于寒凉和温热难于消化的食物均应慎用。个体上的差异,食物的选择有所不同,如男性因消耗体力过多,应注重阳气的守护,宜多食补气助阳的食物;而女性则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时期,易伤血,故宜食清凉、阴柔、补血之品。阳虚者宜食温热补益之品;阴血不足者宜食养阴补血之品;易患感冒者宜食补气之品;湿热较甚者宜食清淡渗利之品。充分利用食物的各种性能,调节和稳定人体内环境,使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方能保持健康、祛病延年。

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5、辨证施食原则 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呈动态变化,一种疾病可随病因、体质、年龄、气候、地域或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证,所谓辨证施食,即根据不同的病证来选配食物。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食物的选配应在辨证施食的原则下进行,如虚证宜用补益之品,实证宜用祛邪之品,表证宜用发散之品,里实证宜用通泄之品,里寒证宜用温里之品,里热证宜用清泄之品。辨证施食,调节机体的脏腑功能,促进内环境趋向平衡、稳定,是中医食疗学的重要特点。

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6、辨病施食原则 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在病理生理上具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尽管在不同的人体和不同动先铀弥阶段,其证的表现有异,但疾病的实质还是存在,在治疗中必须注意到病的特殊性,食疗也应辨病施食,如遗精病宜食莲子、芡实;消渴病宜食南瓜、山药;夜盲症宜食红萝卜香蕉苹果等含维生素A的食物。食物所含有的物质成分,往往决定这种食物对某一种或几种疾病具有特异性作用。在食疗实践中,辨证与辨病施食是提高食疗效果的关键,掌握每一食物的性能特点,有针对性地施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辨证与辨病应相辅相成,不可顾此失彼。

素食养生:膳食营养补充平衡原则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