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怎么写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计划怎么写?可以搞哪些活动?要注意什么?
一、活动目的
1、 为了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现制定本方案。
2、 各位师生要提高对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充分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内外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活动规划
1、指导教师:各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参与。
2、时间要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学校统一组织与学生自我设计参与相结合的形式。要切实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时间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学校在课程上每周安排一节综合实践课,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3、活动内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形式。
三、活动形式
1、公益活动: 校园、教室扫常挢傣捅地拖地 ,校园保洁,大扫除。 高年级帮助低年级整理装束,如系鞋带、系事傥枕败红领巾、整理书包等。 走上街头清理垃圾、清理不规范广告。 结伴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注意自身保护)。 参加各种志愿者行动。
2、社会调查: ①配合学科教学开展的调查统计,如数学老师要求学生蕙蝤叼翕统计自家、邻家水电用量、费用; ②配合研究性学习进行调研,撰写研究性学习的报告; ③配合社会需要开展的调查走访,如访问老战士、访问军属; ④寒暑假深入社区、农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专项调查活动,如脱贫方法、收入等。
3、科技文化活动: ①为学校、家庭、社会提出节约能源的小方案; ②为舌哆猢筢学校、家庭、社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③发现生活上有什么不便,设法克服,畹晗掇工甚至进行发明创造; ④把课本、老师教的科学知识、文明风尚,传递给家庭、亲友; ⑤把自己学会,甚至自创的文娱节目,奉献给亲邻。
4、生产实习活动 ①组织参加校内外植树(“3·12”植树节)、环保(“6·5”世界环境日)等活动; ②花圃护绿活动; ③跟长辈学会家务; ④跟长辈学会农活,或学会手工艺; ⑤跟长辈去做工。
四、活动过程
1、在开展活动之前,利用综合实践课等,对学生进行培训,提出具体要求,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知识、方法。
2、拟定好计划(可以不写出来),确定好时间、地点、人员、参与形式、效果等,特别要有安全保护措施。
3、活动过程中,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更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4、活动后,注意保存有关资料,并作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可以把调查报告送交政府机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