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低价游中的“阴招”,旅游不再上当!

2025-04-14 19:35:11

1、大交通猫腻:具体事例:家住东莞的黄女士想趁着暑假,带父母、儿子一行4人去旅游,于是就在家附近新开的旅行社报了一个1869元的泰国芭提亚6天游。因为父母年事已高,黄女士特别在意航班出发的时间。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她发现合同上标注“航班时间待定”,但对方口头告知她,航班是早上8点50分起飞的。可临行前两天,旅行社突然通知黄女士,航班改到“凌晨1时50分”。黄女士觉得难以接受,旅行社解释说,无法安排早上的航班,只能改到晚上。黄女士发现,从旅行社行程安排来看,如果航班改为晚上出发,那么游客不可能按照行程安排第一天入住泰国当地宾馆。也就是说6日游变成了5日游。事例分析:就航班来说,白天的机票价格和夜班飞机的机票价格是不同的,夜班机票的价格一般能达到正常票价的五折,如果是非节假日折扣可能更低。而且不少旅行社在宣传低价团时,没有明确告诉消费者旅行团出发时间,利用如“航班待定”等的漏洞,将旅行团出发时间定在晚上,并且算入旅行天数内。也就是说,游客真正到达旅游目的地是旅行的第二天。如此一来,游客游览时间“缩水”了。

盘点那些低价游中的“阴招”,旅游不再上当!

2、野鸡团猫腻:具体事例:野鸡团通常的做法是,在等旅客参团登车并行驶一段路途后提出加钱,如不服从,会将旅客半途丢下。且这类“野鸡团”不提供收据和发票。事例分析:野鸡旅行社往往以拼团形式与其他旅行社“拼缝”。以低价为诱饵,诱导游客报团,在出游过程中收取各种费用,更有过分的骗子直接骗钱走人。对于这种野鸡旅行社,消费者投诉无门。

盘点那些低价游中的“阴招”,旅游不再上当!

3、购物团猫腻:具体事例:广州市民王婆婆参加了本地某旅行社组织的马来西亚5日游。她与团友在导游带领下到了当地一家珠宝店购物,她看中一颗价值4000多元的红宝石戒指。售货员告诉她,该产品绝对是正品。王婆婆不认识英文,没多想就把它买下了。结果回到广州之后,她女儿看到发票上的英文说明是人造宝石。她们把戒指拿到正规的珠宝商店去鉴定,结果也证明这个戒指确实是人造产品。花了大价钱却买到了假货后,王婆婆在旅行社的协助下,最终退了货。事例分析:(1)出游时旅行社安排的购物点所售商品大多为当地的土特产或是珠宝、皮革等工艺品。国内“天价虾”等事件可以说明在景区特产店的价格普遍还是偏高的,所以还是不建议在景区特产店购买太贵重的物品,当然一些便宜的特产还是可以购买的。(2)境外商家素质参差不齐,亦有国外特产店抓住中国人普遍不懂外语的特点来欺骗中国人,所以国内消费者难免出现上当受骗的情况。

盘点那些低价游中的“阴招”,旅游不再上当!

4、自费项目猫腻:具体事例:有市民报料称2000元的泰国低价团,合同上写明没有其他消费项目。但到了泰国,导游就会在车上推销各种自费项目和索要小费。“要是消费项目没人买账,导游就会很不高兴,到了景点以后丢下游客甩头就走。”整个低价团的行程走下来,就算没有被诱导消费,但游玩的兴致早已被大打折扣。事例分析:不法旅行社或导游为了吸引顾客,在签约时,不会将隐形消费项目告诉消费者,等到旅行团出发后,才慢慢“宰客”。正规的旅行社会在签订合约时,将团费和其他代收杂费详细列明,价格会比传单上的高200-300元左右。

盘点那些低价游中的“阴招”,旅游不再上当!

5、团费价格猫腻:具体事例:广州的一家旅行社提供的广州到泰国芭提雅的线路,报价仅需1699元,属于低价团的范围。但1699元并不是你所需要交纳的全部费用,而只是“团费”。在团费的基础上,消费者必须缴纳金额不等的另付费用,比如用于签证、个人保险以及导游小费。如上述讲到的1699元的泰国低价团,就需要缴纳510元的另付费用,即消费者最低需要2209元才能参团。事例分析:不同旅行团另付费用金额差别比较大。一般商家在宣传单上展示的价格仅为团费的价格,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后才向他们解释另付费用的存在。所以当你需要去一个地方旅游的时候,你需要了解的费用并不仅仅是宣传单上的价格,还要实地去相关旅行社问一下你需要交纳的总价格。

盘点那些低价游中的“阴招”,旅游不再上当!

6、景点猫腻:具体事例:低价团游览路线都包括了泰国经典的旅游景点,如大皇宫、玉佛寺、湄南河等,游览的景点多达19个。第一眼看上去,景点游览量很多,但实际旅游时才发现,大部分的景点停留时间较短。如在芭提雅的海岛上只逗留两个小时,便要前往剩下的景点,可以说是“走过场”式游览。事例分析:对比其他旅行社的线路,一条3299元的线路,景点数仅10个但游览时间充足,其中不乏体验式的项目,如乱打秀、泰拳秀和人妖秀等。这也是低价团的弊端之一。因为他要留出足够的时候进购物店或是自费项目。

盘点那些低价游中的“阴招”,旅游不再上当!

7、潜规则猫腻:具体事例:(1)在泰国芭提雅海港,初来乍到的中国游客会被导游“诱导”安排去看性釉涑杵抑表演、人妖表演,各种不知所云的spa馆。这些项目都是要花狍知牌蟊钱的,利润率极高,而且基本上也只有中国人才去。(2)据网友王先生称,低价团里几乎做任何事情都要给小费,包括很多不需要的服务。“比如坐船时,上来个小姑娘送你一串花,导游就会替小姑娘说话,希望大家给她小费。几乎全部人都莫名其妙地拿了小姑娘的花,为了面子,大家都给了小费。”(3)团到日韩旅游的导游,会在旅行的过程中与旅客搞好关系。等到回国准备登机前,导游会拜托关系比较好的游客,带一两瓶洋酒一类单价比较高的商品回国。洋酒等商品有个人购买入境数量限制,导游拜托旅客帮忙,可以一次将大量限购商品带入中国境内,转手赚取高额差价。事例分析:近些年来由于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游的人群越来越多,其中又以日、韩、泰等亚洲国家前往的人群最多,导致这些国家的有些人专门针对中国人设立特产店及消费项目也越来越多,他们和导游联合分红的盈利模式大大损害了国人的利益,而由于国内的法律不建全并且牵扯到涉外事务导致这类事件发生后维权的机率及小,致使吃亏上当的国人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所以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重复发生,希望各位需要出门旅游的朋友报名参团时尽量选择名气规模比较大的旅行社,并且不要完全以价格来选择旅行社参团旅游。

盘点那些低价游中的“阴招”,旅游不再上当!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