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的两个组成部分叫什么名字
托盘(司)和磁针(南犬匮渝扮)。
司南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
据近代考古学家猜测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实物在四川成都。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现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
李栓庆介绍说,武安在古代叫磁州,《辞海》对磁州的解释是: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唐改慈为磁。以州西北有磁石山,出 磁石,州治又为磁石集散地而得名。李栓庆说,此处所说的磁石山就是现在武安境内的磁山。
典籍记载有关指南针的事情和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郸为中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在可考典籍范围内记载的中国古代指南 针,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
且根据先秦典籍记载,产天然磁石的只有武安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可能制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郸为中 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武安极有可能就是指南针的故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4
阅读量:62
阅读量:37
阅读量:43
阅读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