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多喝骨头汤可防止骨质疏松。很多骨质疏松患者认为补钙首选骨头汤,有实验证实一碗骨头汤中的钙含量不过10毫克,而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达到200多毫克,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另外,骨头汤里含有大量骨髓内的脂肪,经常饮用还可能引起其他疾病。骨质疏松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从饮食中摄取必要的钙质。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注重摄入一些富含钙量较多的食物,坚持喝牛奶,少食油腻和含脂肪多的食品,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2、治疗骨质疏松就是补钙。骨质疏松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补钙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治疗目的是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适当的运动、纠正不良习惯等)、补钙,并配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使用活性维生素D、雌激素或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等,具体用药需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
3、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医学研究证明,如果骨骼健康生长,骨骼最强健的时期是20-40岁,但如果年轻人经常不运动,挑食或节食减肥,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钙摄入减少,导致骨骼峰值量和质量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年轻人也会得骨质疏松,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4、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不了了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老年期治疗已经没有意义,就要放弃治疗,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有部分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已经很严重了,也不到医院进行就诊,影响了生活质量,更耽误了治疗的时机,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致命。
5、自我诊断骨质疏松不少老年朋友以为自身骨头不疼不痛的,也没有四肢无力,就不会患骨质疏松症,但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在初期都没有任何勰皎略损感觉或感觉不明显。诊断骨质疏松不能凭自已感觉,不要等到出现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医院。对于50岁左右男性和围绝经期妇女(45岁左右),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情况。
6、骨质疏松非大病,不用小题大做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科疾病,骨折是其的严重后果,不少骨质疏松患者常因为骨折而就诊。患者出现髋部骨折后往往因为各种并发症,死亡率可达到20~25%,一半以上存活者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7、骨质疏松不需要看专科医生,自己买药吃就行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主要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包括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也有一些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应该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8、骨质疏松易骨折,应尽量减少运动适量运动能刺激骨成长及钙质沉着,以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强度。长期卧床的或骨折需要固定的患者较易出现骨质疏松,因此适量运动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而且长期不运动,出现骨质疏松了,肌肉也会萎缩,肌力下降,还会影响关节的活动的,更容易跌倒导致骨折。
9、骨折疏松骨折,手术复位后就行骨质疏松的患者70%左右都会发生骨折。出现骨折,说明骨质疏松已经无严重。骨折手术复位只能将骨的结构恢复,而骨质疏松患者本身钙质吸收不良,骨折愈合不良。因此,积极治疗骨折同时,还需要客观评价骨骼健康程度,促进骨折愈合,并防止再次发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