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2025-04-19 17:04:16

中国传统家具自明末进入技艺之巅峰。此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如今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举世公认,日久弥香。 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灵魂就是榫卯结构。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弋讥孜求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而如此神奇的技艺,为何如今使用的这么少?他为什么没有长期广泛的存在于现在的家具制造和建筑业中?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工具/原料

榫卯,(注音:sǔn mǎo)这里专指木头与木头的连接方式。

在这里举一个著名的现代榫卯建筑,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坂茂设计。 瑞士最大的木建筑房屋 ,日本建筑设计师坂茂以日本传统建筑工艺,独特的全榫卯结构建造。 只有外立面使用了玻璃和钢材的材料。

(一)榫卯建筑案例

1、木材使用云杉,材性稳定,美观而耐水,是常用的建筑与家具用料。同时适合切削也常作为雕塑材用。这个是建筑效果图。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2、全建筑使用木结构,但是每个部分都是独立的部件。通过高精度的电脑加工机械完成,然后再到现场组装而成。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3、建造时,工人将事先做好的木构件按照图纸精确组装。大大节省了施工和吊装成本。而且材料又是从规划林里采用的云杉。建筑上严格恪守了低碳环保的环境责任。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二)榫卯结构逐渐淡忘的原因

1、一、成本原因:机械化难度 我们从上面的图册能看出来,其实有大部分的榫卯是很难在机械上通过制作简单模具而成型的。 这样导致的结果无非就是成本上升。

2、比如粽角榫: 粽角榫多用于框形的连接,从外看,三个面都是45度的斜线,非常漂亮,三角齐尖,但是内部结构复杂。此类榫卯几乎无法通过现代机械一两次出型,需要经验丰富的木工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做好。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实木家具做法,最好也无非是侧面使用燕尾榫,再与背板拼接的。而燕尾榫就恰恰是能够通过机械一次出型的。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3、二、人工难度 不得不承认现在只有极少数的木工还有这些榫卯的制作技艺了。 一个十级木工的工资在1.2W–2W不等。 哪怕是十级木工,他做一组粽角榫的时间也需要半天。 虽然榫卯也有大羿约妫鳏部分以机械辅助,半手工的形式,但是全手工的技术和工具还是要精确掌握。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4、三、拆卸运输问题 榫卯结构意味着家具不可拆卸,不能使用平板包装,必须整个家具打箱运输、上楼; 榫卯终究目的不是不可拆卸,至少最开始不是。合理的榫卯都应该是可逆向的,因为木材本身的材质特性都必须考虑到维修或更换部件。

(三)榫卯的发展

1、 榫卯只是结构的一种选择,尤其到了现代的消费方式下,我们更多时候只是需要便宜,够用就行的家具。 但是榫卯又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在古代榫卯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传承和革新。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2、我们看到的很多设计师的产品都有在尽量加入榫卯的元素。哪怕是机械出型也能带来些诚意。更希望的是在机械化的进步上,让更多的优质榫卯能够尽量多的脱离手工,这样带来的榫卯家具和产品又能更容易回到人们的视野里。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榫卯结构的建筑和家具,为何渐渐被淡忘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