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2025-04-19 22:43:18

1、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C、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答案选B。首先确定该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首先分析文段的结构为总分,然后确定叙述主体,举例子部分不重要,结论观点部分是答案。

行测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2、中国的沙漠的确为世界上的科学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中国沙漠为外星研究提供理想场所B、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进行生物研究C、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D、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根据"主要意思是“,首先确定该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答案选A。首先确定文段结构是,先叙述结果,然后解释原因,结果部分是重点,文段的主要意思就在结果部分。

行测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3、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 A.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根据"文字主要阐明的是“,首先确定该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答案选D。首先确定文段行文脉络,前面花大量文字说明古代中国如何调和阴阳历差值问题,最后一笔带过的说这个规的发现比希腊还早,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大量描述性语句的高度概括。

行测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4、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哉捐岳觥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根据"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首先确定该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答案选D。读文段时注意关联词,这里出现了表示转折的"但",这要引起重视,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随时都可能消亡这些语句的高度概括就是D选项,前面的描述的高度概括就是诸多因素。过度推测的选项不能选,答案是原文的高度概括,忠于原文,不能去推理。

行测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5、中央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先用计算机解出描述天气演变的方程组,“算”出来未来天气。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气象卫星等资料,再根据经验的累积,作出未来3-5天的具体天气预报。每天呼鳏魇杰上午8点,中央气象台联网各地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首席预报员把大家的预报意见汇总后,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报结论。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A 我国“未来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B 中央气象台用高科技的手段观测天气C 人工分析预报在天气预报中无可替代D 天气预报是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根据"文字主要介绍的是“,首先确定该题考查的是主旨概括。答案选A。B项高科技的手段并不是重点,C项无可替代没有提及,D项属于无中生有。可以发现文段说了这么多,A项就是高度概括,可以做标题。

行测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