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学《现代汉语》
1、(一)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科的一门基础课。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课,又是一门基本技能训练课。1.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政策为依据的一门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汉语是语言的一种,其性质也是如此。这些就是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观点。国家的语言政策,包括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进行汉字改革和整理,实现汉语规范化等。这在教材各章节的内容中都有体现。2. 它是有严密系统性的一门课。语言是一种体系,也就是一种系统,语言的三个组成部分——语音、词汇和语法不是杂乱无章堆积在一起,而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处在合乎规律的关系之中,而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切语言都是有声语言。没有语音,就没有词,词是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就是这种语言的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果只有词汇,而没有语法,那还不能成为语言。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词只有按照语法规则组织起来,才能成为一句一句的话。所以语音、词汇、语法共同构成语言的体系,即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修辞则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对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最恰当的运用。教材在绪论之后便是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一共六大部分。本学科的体系性,即系统性,是很明确的。教材自“语音”章以下五章也自成体系,即系统。它们内部也是由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几个部分构成的。3. 它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这门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述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实际能力。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生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的。学了汉语拼音方案,就要会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拼读。学了语音知识,就要学说普通话,而且要说得合乎标准。学了文字,就要书写合乎当前规范的汉字。学了词汇、语法,运用词语,就要力求准确,构造句子,就要力求合乎语法。学了修辞,就要不断提高自己语言的表达效果。如此等等。
2、(二) 《现代汉语》的构成部分《现代汉语》教材是由下列三个部分构成的。1. 正文。这是主要的部分。教材正文有不少用来说明规律的术语,即本学科的专门用语。这些术语用来准确地表达各个特有部分的概念。术语所表达的概念是彼此联系并构成一定的体系的,各部分的正文用语言事实,如例词、例句、短文来阐明这些术语的含义,形成了各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体系。-24- 2. 附录。这是正文的补充。教材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各章都有附录:附表或附图。当然它们的作用并不相等:有的简直是正文不可缺少的,如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声韵配合表、简化字总表、句子分析例解。有的是使正文某一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的,如现代汉语主要方言区示意图。有的是提供练习材料的,如声母辨正、韵母辨正等节所附录的字表。有的是供从某一方面作进一步学习时参考的,如现代汉语方言语音主要特点表、国际音标简表。有的是备检查兼作练习材料的,如《同韵字表》《常见的别字》《容易读错的字》。3. 思考和练习。这是同正文紧密配合的部分。它依着正文章节的顺序提出思考和练习题,使学生通过这些作业掌握汉语知识,培养分析、理解并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思考和练习题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正文各部分的性质有不同,思考和练习题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练习的方式也随之而异,语音部分的练习方式自然不完全同于语法部分的练习方式。思考题主要是复习性质的,答案已经在正文里面了。这种题目是巩固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语音部分有发音练习、正音练习,还有“发音操练”的内容。通过“发音操练”可以辨别疑似的声母、韵母,熟悉四声,掌握轻声、儿化的规律,极为有用。有不少练习是要求作语言结构的分析的,如音节结构的分析,汉字构造方式的分析,合成词构成方式的分析,短语和句子结构的分析,修辞格的分析等。还有不少练习是要求辨别近似的语言现象的,如辨别近似的偏旁,辨析同义词,辨别词的词性和用法,辨别修辞格的异同等。还有不少练习是要求改正语言运用中的错误的,如改正语音拼写的错误,改正词语中的别字,改正词语运用的错误,改正各种类型的病句,改正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改正修辞运用的错误等。还有一些练习是要求根据一定条件造句、写短文的,如用同一个词的基本义和转义造句子,用短语、用关联词语造句子,用指定的修辞格写短文等。从以上所举出的练习题的内容看,要求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是多方面的。
3、三) 自学的方法和要求自学《现代汉语》不能东看一节,西看一段,满足于知道所谓重点,而要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并把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下面从学习方法和要求方面谈几点意见。1. 看到。这就是说要把教材的全部内容都看到,不要有遗漏。正文自然要首先看,附录也要看。思考和练习题不看怎么去做呢?连脚注也要看,如语音部分有一条注说“半元音是擦音中摩擦很小的一种音,因为它接近高元音,性质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所以叫做半元音”。不看这条脚注,就不知道半元音的发音特征了。又有一条注说“ɑo、iɑo”两韵母的“o”,“只表示从[ɑ]到[u]的滑动方向。不标作 u,而标作 o,是为了字形清晰,避免手写体 u和 n 相混。”看了这条脚注,就知道ɑo、iɑo 的实际读音。当然不是一口气把所有的内容都看到,而是要有计划地去看。先把教材浏览一遍,知道-25- 教材的梗概,再仔细看各部分的正文和有关的附录,然后就着重看那些重点内容以及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作练习时,再参看有关的章节。2. 懂得。《现代汉语》涉及的方面是很广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学科,如现代汉语语音学、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所以要求学生弄懂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不少。教材的每个部分,每个细节,都看到了还不行,还要弄懂,不懂就无法掌握,也无法运用。所以看了要力求懂。怎样去弄懂教材中所用的一些术语呢? (1)从所举实例去体会。如从“展览”(zhǎn lǎn)、“苍茫”(cāng máng)等实例去体会其中韵母发音的特征,从而懂“鼻韵母”这个术语的含义。(2)从相近的概念的比较中去体会。如连谓句、兼语句,经过比较,掌握其区别性的特征,也就懂了这两个术语的含义。(3)从概念的特定用法去体会。如声母都是辅音,但它是处在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不处在音节的开头,就不是声母。辅音可以用在音节的末尾,作为韵尾。从用途和在音节中的位置上看得出声母和辅音不是相等的术语。3. 记住。记住是为了运用。首先应该记住重点的内容。所谓重点是指那些与各部分体系即系统有关的内容,如与汉语语音体系有关的是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这就是重点。各个部分都有它的重点。有代表性的实例如例句、例词、短文也应记住,因为可以用它们作标准去理解分析类似的语言现象。记住某些附录的内容也是有益的。如用心记一记《常见的别字》、《容易读错的字》两个附录的内容,反复记认自己写错读错的字,就能避免写与之同样的别字,读错那些经常被人读错的字。4. 用熟。这是熟练地运用的意思。熟练地运用学到的那些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就是培养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这首先要认真地做思考和练习题,除了复习性的,都要做在练习簿上。至于语音部分的练习,有些是口耳的练习。口要能发某些音,耳要能辨别某些音,是要经过一番比较严格的训练和反复磨炼的。教材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要随时用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