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吐字归音”的方法有哪些
1、出字,出字指字头(声母犬匮渝扮)和字颈(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要求“部位准确,叼着有力”。在实际发音中,这种要求主要落实在驾搭鼯携声母的发音过程中。例如“电diàn”的声母“d”的发音过程应是:先在准确位置(舌尖与上齿背)成阻,蓄积足够气力,然后迅速除去舌尖与上齿背的阻力,打开口腔。老艺人把出字过程形象地比作“噙”,说“噙字如噙虎”,意思是说,出字时就像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跳跃山涧一样不紧不松,叼得紧了会死,叼得松会掉。又说咬字要用七寸三分劲儿。这都说明了出字要用巧力,须集中而富于弹性。
2、立字,一个音节的发音是否能达到字润珠圆,与韵腹的发音有密切关系。立字的过程是韵腹的发音过程,要求“打开立取,声饱满起”。以“电diàn”字为例,出字过后就应打开口腔至发a的状态。气要跟上、充实并取得较丰富的泛音共鸣。与头尾比较,韵腹的发音过程最长,应有“竖起”和“立体”展开的感觉。即使窄元音i、u、ü充当韵腹时,口腔也应适当开大些,这叫做“闭口音稍开”。
3、归音,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过程,要做到“干净利索,趋向鲜明”。归音的过程是力渐松、气渐弱、口渐闭、声渐止的过程,与出字、立字比较,掌握起来难度更大。这里应首先注意到不能因韵腹取音响亮而任意延长,造成因声废字。归音时也不能“拖泥带水留尾巴”。“趋向鲜明”是指,唇舌的动作要“到家”。
4、“枣核形”,合于出字、立字、归音要求的吐字过程应构成一个完整、立体的形状——“枣核形”,它不仅是吐字踞讨宀虔归音的规矩,也体现了清晰集中、圆润饱满的审美要求。“枣核形”是以声母为一端,韵尾为一端,韵腹为核心。请看图:(图略)“枣核形”训练是使发音规格化的必要过程,作为技巧训练它最终是要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所以,在投入使用时,“枣核形”不能一成不变。字字出于一模,必然会削弱语言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节奏,影响内容的表达。视不同情况使“枣核形”有所变化,或拉长或缩短,还可以调节吐字力度,这都是允许的,是于表达有利的。
5、以上少儿播音主持等级考试老师帮助我们讲解了播音发声的主要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要靠科学、勤奋的练习。科学用声、灵活发声,是支持播音员主持人得心应口的表达的重要基本功。生活中的其他人员如果掌握了它们,对嗓音的健康、提升语言的整体形象也会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