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怎么办
1、补充肠道好菌可提升骨密度 2016年,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与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临床观察》(Clinical Investigation)月刊发漉胜衲仰表了一篇论文,阐明了肠道细菌在调节肠道渗透性和雌激素减少、诱发炎症方面的关系,并指出摄取益生菌可以防止雌激素分泌下降所导致的骨质流失。 他们发现,割除卵巢的老鼠,因雌激素变少使得肠道的渗透性增加,肠道细菌因此启动了免疫系统,进而释放出引发骨质疏松的炎症信号。 通过喂食老鼠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GG),研究人员观察到:有吃这种肠道好菌的无卵巢老鼠,骨质密度没有变化,但没吃的无卵巢老鼠的骨质密度竟降低了一半,而有卵巢的老鼠吃了,则是骨质密度增加。
2、益生菌和益生元好处多 其实这十几年来,类似的相关文献不少,也都揭示了肠道细菌在骨质疏松症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通过调控免疫系统状态,干预骨骼代谢,应对雌激素的不足。 各方科学家研究了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等益生菌,以及益生元——寡糖,对骨代谢的影响,均显示出能帮助提升身体对钙的吸收、抑制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例如α-肿瘤坏死因子)、减少破骨细胞数量,与增加骨质密度等。
3、菊粉可以增殖有益菌 菊粉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能够完整的进入大肠,成为益生菌的营养物质,优先被双歧杆菌利用,是双歧杆菌最有稗卡蛟毪效的增殖因子之一。益生菌数量的增加占据了肠粘膜上的位置,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直接抑制外源菌和肠道固有腐败菌的定殖,同时益生菌还可以产生拮抗物质如细菌素和抗体,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发挥正常肠道菌群在屏障、营养、免疫上的正常功能。益生菌发酵菊粉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如醋酸、乳酸、丙酸、丁酸等,使肠内pH值降低,也可以抑制外源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腐败细菌的生长繁殖。益生菌的酶类能分解腐败菌和致病菌产生的有害代谢物质、致癌物、致突变物、胆固醇、自由基等使之无害化,有些益生菌还能产生谷氨酰胺、精氨酸和维生素,这些物质既是上皮细胞所需,又是肠粘膜细胞和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等重要的组分。
4、有益菌能减少骨质流失 那么,肠道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是如何防止骨质疏松的呢?机制大概有以下几点:01、产生短链脂肪酸,溶解钙等矿物质而使身体容易吸收,降低副甲状腺激素的数值。02、产生植酸酶,可将谷物中被植酸所包覆的矿物质释出,让身体更有效地利用它们。03、产生生物活性肽,阻碍会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矿化结节的血管紧张素的形成。04、能调节免疫细胞平衡、维护肠道屏障,降低发炎的反应,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